首页>福州
标题图
我们这30年 | 福州这个“国宝”!屡获大奖!
2022-05-31 10:17 福州晚报

今年“五一”假期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又称福州闽剧院)

分别在三坊七巷、烟台山、上下杭等地

举办闽剧公益演出

通过《荔枝换绛桃》《贻顺哥烛蒂·说媒》

《与妻书》等福州故事

与游客、市民面对面互动

图片

图片

以前,福州戏迷看闽剧的主要方式是购票进剧场;如今,逢年过节,闽剧演员都会走出剧场,到社区、景点进行公益演出,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的艺术魅力。

闽剧好戏连台

1990年

闽剧《天鹅宴》

荣登第五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榜首

闽剧《丹青魂》《天鹅宴》《御前侍医》

同时在省第18届戏剧会演中获奖

时任福州市文化局局长马国防回忆说:

当时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获知消息后非常高兴,参加了总结表彰会并讲话。讲话全文和福州市委、市政府对戏剧会演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决定,在当年11月27日的《福州晚报》上刊载。这是习近平同志到福州任职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闽剧和文艺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讲话,福州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

图片

在习近平同志支持下

1993年5月

第三届中国戏剧节

暨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

在福州举办

时任福州市文化局艺术科副科长陈继勇介绍

这是中国戏剧节首次走出北京

当时京剧、话剧等15个优秀剧目聚榕

让福州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精品戏剧

活动中

陈乃春成为福州第一位梅花奖得主

也是“闽剧第一梅”

“3820”战略工程提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高全体公民的文艺鉴赏能力和水平。福州闽剧院院长杨东说,剧院这30年来始终把出精品放在首位,先后创作演出《画龙记》《王茂生进酒》《兰花赋》《林则徐复出》等一批优秀剧目。

2001年《画龙记》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其后《兰花赋》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曹禺优秀剧目奖”及9个单项奖,2014年亮相国家大剧院和中央党校。

图片

闽剧《兰花赋》

学校连续升级

设立于1958年的省艺校闽剧班

有“闽剧摇篮”之誉

1983年以后

由于缺乏固定校舍等原因

有近10年时间未正式招生

各闽剧团感到后备力量脱节

市委、市政府

将闽剧班综合楼(国货路东段313号)建设

列入1992年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之一

1993年10月23日,《福州晚报》报道了举行闽剧班综合楼竣工庆典的消息。福州市艺术学校原校长陈乃春说,那一天,林颖、黄秀春等一批少年,作为新学员走进了宽敞的教室,后来都成长为闽剧名角。

图片

2004年

省艺校闽剧班

更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

图片

年轻的闽剧学员在艺校展开形体训练。资料图

2010年

市委、市政府在闽侯新区

划拨50亩地建设的

福州市艺术学校新校区竣工

从根本上改变了办学条件

2016年

福州市艺术学校

划归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目前开设戏曲表演等3个专业

实行“3+2”“二元制”

等方式培养人才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江柳青介绍

该学院闽剧资源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化闽剧资源平台——闽剧数字博物馆已对外开放,前年还联合省市闽剧院、民间职业剧团,牵头成立福建省闽剧艺术发展联盟。

展演融入生活

福州闽剧院原一团团长黄则霖说

习近平同志曾经多次

对闽剧进行调研指导

30年前

福州闽剧院等市属文艺院团的改革

走在全省前列

演员们收入有了保证

大家就能更好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

29年前被招入闽剧班的学员林颖,现已是闽剧非遗传承人。她说:“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持下,闽剧深入高校,举办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讲座、演出,节假日常常走进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街区和林则徐纪念馆等地开展公益演出。我们还探索闽剧网络展演、线上直播等方式,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生活。”

图片

福州闽剧院院长杨东说:“30年前我们没有自己的剧场,演出需要租借场地。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闽剧院的条件越来越好,近期准备搬迁到五一广场新址。那里有四层,总建筑面积7723.6平方米,第三层为闽剧专属演出大厅,有613个观众座位。”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