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离枝”?莆田要红了~
2022-05-24 15:20 闽声文化

图片

千年荔枝千年树,千年荔谱千年城。莆田荔枝栽培,兴于唐盛于宋多栽种于溪边、渠边、水边故有“荔枝爱照镜”之说,因为水面光线反射,树冠下部亦能受光荔枝着色更艳、果肉更甜。2014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图片

荔枝“照镜”

01千年荔枝

民间常说“一颗荔枝三把火”荔枝热性,多吃易燥荔枝泡冷水后再吃既可降火降暑,又可保持荔枝鲜美。

莆田荔枝四月开花,七月中下旬成熟大暑过后,荔枝采摘基本结束大暑当天(即每年7月23日前后)。

荔枝和羊肉是莆田的传统习俗大暑炎热、荔枝燥热、羊肉温热以热攻热,去湿解暑、滋补身体荔枝古名“离枝”意为离枝即食,不易贮藏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

图片

其中,荔枝灯笼,是不少莆田人儿时的记忆挑出一枚带梗荔枝撕开荔枝皮,保留果肉膜上下翻转,就是一盏荔枝灯笼。

图片

荔枝灯笼

02千年荔树

莆田现存最古老的荔枝树名为“宋家香”植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6)树龄近1300年该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荔枝树被誉为“果中皇后”“品中第一”。

图片

“宋家香”古荔树

莆田现存最大的荔枝树名为“荔枝王”,迄今树龄已有930多年。

树高达13米,树干周长约6米,树冠覆盖面积达1亩多,最高年产荔枝量达2500斤,堪称八闽之最当地人称“荔枝王”,2003年列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保护。

图片

“荔枝王”古荔树

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据记载,公元1076年,莆田延寿人徐铎中状元衣锦还乡后,拜访下横山村学友,从家乡延寿带来荔枝苗种植于下横山村。

图片

“状元红”古荔树

位于荔城区延寿桥旁,原名延寿红,系北宋莆田文状元徐铎所植,故称“状元红”。

图片

枫亭古荔树

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古荔枝园内,有3株宋代950多年树龄的古荔树,相传为北宋莆籍名臣蔡襄所植。

历经千年,莆田至今还有2000多棵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荔树,其中32棵树龄500年以上且枝繁叶茂,年结硕果。

图片

双福村古荔树

位于涵江区双福村,据传村内有10棵700多年树龄的古荔树。

图片

下横山村古荔树

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该村有300多亩的荔枝林,百年以上的占90%以上,其中7棵600多年。

03千年荔谱

莆籍名臣蔡襄,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谱》是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荔枝专著有20多个版本,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

图片

荔枝谱

荔枝谱分为7篇,对荔枝的起源、地理分布、优异品种、营养功能、栽培和加工等进行全面系统介绍。

图片

《荔枝谱》 

《荔枝谱》中云“宋公荔枝……世传其树已三百岁”。“宋公荔枝”即指“宋家香”,书中介绍了32个荔枝品种多半产自莆田,“陈紫”荔枝是《荔枝谱》中最称颂的品种。

图片

“陈紫”荔枝

莆田古老的优良荔枝品种,七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果色红得发紫,果肉乳白,香气浓郁,同一穗果中可有焦核和大核果二种,焦核率75%。

图片

此外,莆田本土品种,果皮厚,颜色暗红,肉呈白蜡色,肉脆多汁,充分成熟后,味道更香更甜。

04千年荔城

莆田建市之前下辖的莆田县别称“荔城”,宋时,民间风俗“园池胜处唯种荔枝”。

明代,古诗中曾称“夜半归来风满袖,家家门巷荔枝香”。20世纪60年代大文学家郭沫若考察莆田时,题诗盛赞“荔城无处不荔枝”。

图片

古厝荔枝

据了解,莆田市中心至今保留了近3000亩荔枝树,主要分布在木兰溪、延寿溪等流域。

荔城区是莆田荔枝的主产区约占全市荔枝产量70%绶溪公园是莆田“绿心之冠”。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