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平
标题图
触摸历史、感受人文......这趟“时光之旅”你来吗?
2022-05-18 21:53 闽北日报、图片由各地博物馆提供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今天,

就让小编带您走进博物馆,

走近闽北的历史。

图片

▲南平市博物馆外观图

图片

南平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6875件(套),有历代陶瓷精品、古钱币、玉器、字画、铁器、青铜器、文房四宝、木古雕等,是全市藏品最多的博物馆。

闽北位于闽江上游,是一片美丽、富饶而又神奇的土地。公元前3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拓土开荒、繁衍生息。西汉时期,闽北更是闽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晋末年,中原百姓迁徙入闽,给我们带来了生产力与生产技术,宋元明清闽北经济腾飞,辐射海内外。南平市博物馆整体陈列以时间为轴线,分为《闽越开疆》《八闽首郡》《上府之光》三个部分,讲述了闽北五千年的历史变迁。

图片

▲博物馆部分内景

《闽越开疆》分布于2层展厅。主要展示的是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及汉代时期的文物。其中,浦城县的管九西周土墩墓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武夷悬棺和汉城遗址是武夷山“双世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远古至公元前110年,闽北先民在这里拓土开荒,创造出了灿烂的地方文化。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的繁盛时期,氏族部落有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地,开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并出现了原始农业。在这段时期,闽北先民的谋生手段以渔猎、采集为主。

图片

▲博物馆部分内景

《八闽首郡》分布于3层展厅。主要展示的是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时期的文物。其中,建安郡(今建瓯市)是福建地区郡县制以来的第一个郡县,“黄峭公课子”展示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武市和平镇的历史文化。

这时期闽北历史的特点是:中原战乱频繁,汉族百姓不断迁入,中原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福建地区的郡县制首先从闽北推行开来。(八闽首郡:建安郡,三国吴景帝永安3年(公元260年)在会稽郡以南设立建安郡(太守)即现在的建瓯,领建安、建平(建阳)、吴兴(浦城)、东平(政和)、将乐、昭武、绥安(三明)、南平、侯官(福州)、东安(同安、南安2县)10个县,一直到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建州(刺史),南宋公元1162年改建宁府。)

图片

#元龙泉窑青釉褐彩双耳衔环瓷瓶

图片

#宋琴式澄泥砚

《上府之光》分布于3至4层展厅。主要展示的是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物。其中,“建阳水吉窑”的建盏是世界陶苑史上的一颗明珠,列为我国八大窑系之一,“北苑贡茶”是当时中国设置的第一个皇家御茶园,“余氏作坊印刷”是宋明时代中国雕板印刷中心的代表,“郑和铜钟”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为祈求旅途平安而铸造的,“考亭讲学”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一生在闽北六十年潜心儒学研究、讲学的情景再现。

在这部分展馆“穿越”时光,你会发现,到了宋代,中国社会重新得到统一。这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已从中原转移到了南方,宋朝政府对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这一时期福建各地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命脉的同时,也扩大了耕地面积,使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而这个时间段的闽北,也是最为繁荣强盛的。

新时代博物馆的“力量”:

从文物“守门人”到文化“传播者”

“博物馆应该为现代的社会服务,为老百姓创造更舒适、更理想、更便捷的途径,让到访闽北的客人获得历史和文物的信息。”谈及新时代博物馆的功能,南平市博物馆馆长王世亮说。

2011年,南平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2020年底,南平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南平市唯一一家“国家二级博物馆”。

据了解,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以文物为载体,展现出本地的历史文化。2011年搬迁至新馆之初,南平市博物馆仅有3000多件(套)文物,经十年发展,现有馆藏文物6875件(套),有历代陶瓷精品、古钱币、玉器、字画、铁器、青铜器、文房四宝、木古雕等。

漫步在静谧的博物馆内,一件件按照历史脉络摆放的文物如同“解说员”,向游客诉说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带着庞大的“家当”等着游客上门游览的博物馆“生存模式”已经发生改变。2014年开始,南平市博物馆开始陆续赴外地办展,同时,也将外地优秀的展览引进闽北,让闽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了解到外省优秀的历史文化。

在带着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从2015年引进展示青海省精美的唐卡作品的《沥粉贴金 宏伟绚烂——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如今仍在博物馆一楼展出的讲述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民俗文化魅力的《黄河几字弯里的——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八年里,南平市博物馆与外省市博物馆合作,陆续引进了20多个特色历史文化实物展,让市民在本地就能了解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

时代在进步,博物馆的功能也在更新和发展,由过去的保管和研究文物为主,到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引进去”,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如今,博物馆更加注重社会教育的功能,为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不少馆藏藏品旁,通过手机扫描藏品旁的二维码,在手机中也可以看到藏品的详细信息;同时博物馆也将临时展览制作成平面或者三维模式,进行线上展示,让人们不出门即可看展览。科技的运用拉近了旅客与历史的距离。

随着文创行业的发展,南平市博物馆通过自主开发和举办文创比赛,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

翻看南平市博物馆的微信,“文物二三事”“考古进行时”“文博课堂”等栏目,也通过主题式的整合展示,将文物“上线”,展现给旅客、市民。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行走在博物馆内,一方空间总是格外安静,代表着闽北各个发展时期的文物静静地在馆内,“诉说”过去的历史。而新时代的博物馆人也在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化作灵动的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旅客、市民触摸到历史的天空。

图片

南平市各地博物馆情况一览

图片

邵武市博物馆地址:邵武市小东门15号

图片

邵武市博物馆现收藏并登记造册的各类文物达5000余件,囊括了金、银、铜、铁、玉、石、陶、瓷、棉、麻、纸、牙等各种质地的文物。馆藏文物具有许多特色,其中两大特色最为突出:一是本市出土银器,数量多(146件)、品种多(30多个品种)、精品多;二是四都窑瓷器,具有品种齐全、造型独特、釉色丰润亮泽等特色。

图片

镇馆之宝:南宋鎏金银“踏莎行”人物故事八角杯等

图片

浦城县博物馆:位于三山会馆内(浦城县河滨街道交通路6号)

浦城县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场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展示于一体,系统收藏了反映浦城古代、近现代的珍贵文物,通过举办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向全县人民全面地展示浦城地方历史发展和灿烂的文化。

图片

镇馆之宝:西晋青釉提梁瓷虎子等

图片

建阳区博物馆地址:建阳区上水南路42-44号

图片

建阳区博物馆大楼共设立三个展厅。馆藏文物总数4113件,展陈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四千年历史中的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银器、玉器、钱币、象牙木雕、古籍版本、名人手迹、古玩杂件等等,其中宋建窑黑釉瓷盏、油滴釉盏、鹧鸪斑纹盏、《妙法莲华经》等为罕见珍品。全馆珍贵文物1064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1043件。

镇馆之宝:宋建窑黑釉瓷盏、油滴釉盏、鹧鸪斑纹盏、《妙法莲华经》等

图片

武夷山市博物馆地址:武夷山风景度假区武夷宫仿宋古街7号

武夷山市博物馆有两大展区,六部历史单元。第一部分为“人文初曙 先民家园”,第二部分为“虹桥飞架 悬棺奥秘”,第三部分为“瓷业发端 窑烟绵延”,第四部分为“闽越雄风 王城再现”,第五部分为“三教同山 理学摇篮”,第六部分为“因茶际会 武夷茶都”。

镇馆之宝:武夷山悬棺奥秘等

图片

建瓯市博物馆地址:建瓯市仓长路163号

建瓯市博物馆是闽北首家利用古建筑创建的综合性国有博物馆。收藏有上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明清各朝的各类历史文物数千件。按类别可分为:青铜、陶瓷、木雕、金玉、字画、石刻、钱币、杂件、小件、石器十类。

镇馆之宝:西周青铜甬钟等

顺昌县博物馆地址:顺昌县城关龙山公路

顺昌县博物馆是收藏保管和研究展示文物的国有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341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3件;三级文物1002件;一般文物316件。文物展厅常年开展各类专题陈列展和乡土文物基本陈列展。

镇馆之宝:宋青白釉多角带盖瓷瓶等

松溪县博物馆地址:松溪县文化广场

图片

松溪县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育、休闲为一体的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

松溪县博物馆馆藏丰富、独具特色。全馆现收藏并登记造册的各类文物有1668件,其中珍贵文物为516件,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文物。藏品类别丰富,有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陶瓷器、竹木雕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及学术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

镇馆之宝:明末清初绫地绣七道圣旨条幅等

图片

光泽县博物馆地址:光泽县二一七路124号

光泽县博物馆现收藏文物2000余件(套),登记造册的各类文物有690 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01 件(套)。博物馆常设展览3个,分别是光泽县商周文化陈列展、光泽秦汉以后精品展、活字印刷陈列展。

镇馆之宝:青铜时代云雷纹猪嘴流陶壶等

图片

政和县博物馆地址:政和县城关中元路6号

图片

▲政和县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中,图为新馆效果图

政和县博物馆从馆藏文物、历史事件、特色文化等方面全景式地反映政和县千年历史文化。现有馆藏文物1030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闽王曦永隆元年铜钟);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388件;一般文物632件。

镇馆之宝:闽王曦永隆元年铜钟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