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泡茶不错,很有韵味!”日前,一场以“奇香奇兰、福建福茶”为主题的“白芽奇兰茶春茶品鉴购销会”在平和县崎岭乡天湖堂隆重举行,88家茶企的137个茶样同台竞技,一决高下。
白芽奇兰作为平和县除蜜柚外的重要农业经济作物,是最具漳州本土特色的原生茶,荣获国际茶博会金奖等近百项奖项,目前,平和全县白芽奇兰茶种植面积约6万亩,总产值超20亿元,品牌评估价值达29.6亿元。
“崎岭乡是平和县茶叶种植第一大乡镇。”崎岭乡党委书记林海光说,崎岭山水条件得天独厚,不仅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更有“高山云雾出名茶”的独特地形,所以崎岭白芽奇兰茶品质优越、有口皆碑。特别是近几年来,坚持践行“四茶”统筹,致力于做大茶产业、深化茶科技、弘扬茶文化、打造茶品牌,极力促进茶农增收、茶企增益、茶业增效。
平和县为原中央苏区县,1927年10月8日,朱德、陈毅等率南昌起义军进入平和,在九峰镇大洋陂接见了中共平和县委领导人朱积垒、朱思、陈彩芹等,传达党中央关于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指示,揭开了平和人民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书记朱积垒率领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共1000多名,举行武装暴动,攻占县城九峰镇,打响了“八闽第一枪”。
红色的基因在这个农业大县里一直传承着。多年来,平和一直积极探索惠民富农、加快脱贫致富的现代特色产业之路,农业产业化走在全省前列,拥有蜜柚、茶叶、香蕉、蔬菜、青枣等绿色品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琯溪蜜柚之乡”“中国白芽奇兰之乡”和“中国坂仔香蕉之乡”。
这几年来,为了更好的发展,平和县在做好蜜柚提质的同时,对一些高海拔山区果园实行“退果还茶”工作,调整结构,开始生态转型。
在彭溪村退果还茶示范基地,茶山梯田层层叠叠,一棵棵茶树绿意盎然,长势喜人。“你看,半山腰底下那部分梯田以前是种植蜜柚的,现在已改成白芽奇兰了。”站在崎岭乡“奇兰茶王谷”的山顶上,林海光说道。
“高海拔地区还是种茶有前途。”果农朱财发告诉记者,2015年他承包了崎岭乡彭溪村250亩山地,种植琯溪蜜柚。由于海拔高达930米,蜜柚成熟期晚,果肉偏酸、偏硬,口感不佳,价格较低,导致种植蜜柚经济效益较差。于是响应政府号召,改种白芽奇兰茶,今年第一年采茶,春茶刚收成上来,毛茶收了3000多斤,卖了20多万元,秋茶再收一波,估计还能再卖30万元,比种柚子好多了。
崎岭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闽南第一山”之誉的大芹山雄峙在东南部,有文化底蕴丰厚、建于宋朝年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湖堂”,有获得“阿迦汉国际建筑奖”的“桥上书屋”,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顶寨村和“福建省森林村庄”桂竹村等,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当地政府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点推进位于”奇兰茶王谷”项目,规划建设茶园观光旅游总面积3200亩,主要建设八卦茶园、叶片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及茶叶生产体验中心等,游客可以走进茶园,感受八卦茶园的无限田园风光,着力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休闲旅游融为一体的生态观光茶园基地,形成崎岭东部特色文化功能区。
平和县县长黄永健说,近年来,平和县高度重视白芽奇兰茶产业和蜜柚产业融合发展,高度重视两者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将茶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品牌影响。
【相关新闻】
平和崎岭:白芽奇兰茶春茶品鉴购销会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17日讯(李雅玲 曾炎山)5月14—15日,以“奇香奇兰、福建福茶”为主题的“喜迎二十大、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崎岭乡白芽奇兰茶春茶品鉴购销会”在平和县崎岭乡天湖堂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崎岭乡党委、崎岭乡人民政府主办,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协办,福建奇兰茶王谷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天醇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尚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赞助支持。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县委常委王振惠,副县长吴映红、吴朝东,县政协副主席曾文汉参加活动。
来自全乡88家茶企共襄盛事,137个茶样同台竞技,一决高下。通过举办春茶品鉴购销会,加强品牌推介,将白芽奇兰茶的品质、形象宣传推介出去,把白芽奇兰这张名片打得更响;搭建交流平台,茶农茶企同台竞技,拓宽眼界、创新思维、推陈出新,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茶旅融合,深入挖掘茶文化,讲好茶故事,延长茶叶产业链,共同推动白芽奇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助力,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茶产业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近年来,崎岭乡党委、政府坚持践行“四茶”统筹,致力于做大茶产业、深化茶科技、弘扬茶文化、打造茶品牌,极力促进茶农增收、茶企增益、茶业增效,充分发挥白芽奇兰茶特色产业优势,做好柚改茶、降低面源污染、茶叶深加工、茶叶营销、茶旅融合五篇文章,全力打造“突出茶产业,做大茶文章”新崎岭,真正让白芽奇兰茶香飘四海,真正成为老百姓的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