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
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
“人民艺术家”和“最美奋斗者”秦怡
于4时08分在华东医院逝世
享年一百岁。
她走完了整整一百年的光影人生路。
从业至今,秦怡先后参演4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但或许,她留给时代,留给中国电影,最刚毅、最勇敢、最美丽的形象,便是她自己。一辈子坎坷、磨难,也一辈子坚强、坚韧,从没有畏惧和软弱,从来都温柔又从容。2019年,97岁的秦怡获得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女性”
与福建有这样的电影缘
1922年,秦怡出生于上海浦东。能做上电影演员,用秦怡的话说要归功于她的“离家出走”。1938年,武汉保卫战打响,16岁的秦怡瞒着家人登上了由上海驶向武汉的邮轮,奔向抗日前线。
后来,秦怡被“革命前辈”发现、引导,同年便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1939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好丈夫》。从影八十余年来,秦怡凭借精湛的演技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塑造了许多老百姓熟知且喜爱的经典形象,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女性”。
秦怡的经典角色有《青春之歌》中慷慨就义的林红、《铁道游击队》中宁死不屈的芳林嫂、《女篮五号》中敢爱敢恨的林洁、《马兰花开》中刚毅坚强的马兰、《摩雅傣》中医术高超的依莱汗、《海外赤子》中热爱祖国的林碧云、《北国江南》中忍辱负重的银花等。
秦怡生前曾近十次到过福州。福建电影制片厂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拍故事片,秦怡是较早来福影厂拍戏的明星。时任《倔强的女人》作曲、著名音乐家章绍同回忆说:“当时福建省话剧团创作的话剧《初春》获得了文化部评选的全国话剧创作优秀奖,原作者邹维之将它改为电影剧本《倔强的女人》,邀请秦怡饰演女主角孟华,这是一位中年知识分子形象。秦怡那时无论是容貌、神情还是谈吐,全然看不出年已六十而且因患癌病动过手术。”
1982年秦怡是带着儿子来福州拍戏的,每天拍戏前后她都要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在剧组工作人员看来,她生活中就是 一位倔强的女人。她告诉过前去采访的记者:“原剧本对孟华写得不够丰满,我建议作者改改。孟华的丈夫死了,难道她不想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吗?我觉得越是对工作认真的人,就越是重情感,她一个人感到寂寞时可听听音乐。”
1985年1月,福州电视台开拍了第一部电视剧《他们来自日本》,秦怡担任艺术顾问。该剧讲述的是日本一旅游团在福建著名风景区参观游览时发生的故事,摄制组在福州、厦门、武夷山、太姥山等地拍摄内外景。
1994年5月28日,由福州市少年宫主办的福建省小荧星艺术团成立,秦怡应邀担任创团艺术顾问。在机场面对来迎接她的福州小朋友们时,她感叹道:“我已经好久没有跟孩子们在一起了,他们都很天真,都很可爱,使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那该多好啊!”当时她在福州为艺术团题词“愿小荧星艺术团的光彩映照在全国儿童的心里”。
秦怡生前还曾去过厦门三次。一次是1958年,她到厦门慰问演出;一次是1981年,也是到厦门慰问演出;第三次则是1983年,她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三届评选委员,评选活动在鼓浪屿福州军区干部疗养院举行。这一届的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委员会有袁文殊、张骏祥、王心刚、秦怡等,涵盖了编导、演员、摄影、舞美、评论等电影专家,评选时他们就住在鼓浪屿上,后来还去厦门集美和泉州。
1983年1月5日起,秦怡应邀到福建三明、永安、福州等地拍《我》,她还是拍片暂告段落停下来参加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三届评选的。
秦怡(左)在鹭江宾馆与工作人员谈话
几十年来,秦怡获奖无数,曾获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金鸡奖终生成就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和 “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只要观众需要,我随叫随到”
为影视艺术奉献终生
90多岁时,秦怡还常常跟朋友说:“只要观众需要,我随叫随到。”
2008年,秦怡因肠道疾病做了大手术,康复后的她继续活跃在大银幕上。
秦怡在《青海湖畔》中饰演气象工程师梅欣怡
2014年,92岁的秦怡自筹资金拍摄了电影《青海湖畔》,不顾高龄和身体状况,坚持和剧组成员登上青藏高原进行了一个月的实景拍摄。
次年,这部由秦怡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首映,她也凭借该片入围第7届澳门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2017年,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中,有一位见证了唐王朝兴衰的老宫女“白发嬷嬷”引人注目。这位只出现了短短几秒的老宫女,就是秦怡。
拍《妖猫传》时,秦怡已是95岁的老人了,为拍好这个戏份极少的角色,她老人家一共在片场待了3天。
2019年,秦怡已经97岁,在华东医院疗养的她拍摄了微电影《一切如你》。
同年,秦怡作为电影界的唯一代表,获得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和 “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上海文联主席团主席奚美娟说:“不管是在家中还是住在医院里,她(秦怡)这根艺术创作的这根线是不断的,是贯穿在她整个人生当中的。这么高龄的时候,只要一进入创作,她身上的一种专业性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了。”
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也说:“我一直记得秦怡老师一句话,我的年龄不是由我决定的,但是我的生活可以由我决定,我只要活着就要工作,工作要比不工作强。”
一生奉献给了电影表演事业
个人生活则历经坎坷
在演艺事业上顺风顺水的秦怡,在感情生活中却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磨难。
秦怡到达重庆的第二年就结婚了,那时她刚刚17岁。她的第一桩婚姻很不幸,丈夫陈天国在台上是风度翩翩的话剧小生,台下却是嗜酒如命又有家暴倾向的渣男,甚至两人的结婚都是男方以死相逼逼来的。
1944年,秦怡生下一个女儿,产后虚弱的她一病不起。因为交不起奶粉和抚养费用,陈天国竟准备把孩子送给他人抚养,这让秦怡忍无可忍,决意离婚。
后来,她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金焰。
说起来,金焰的经历也很传奇。他本是韩国人,因为避难来到中国。早在秦怡还是少女的时候,金焰就凭借与阮玲玉搭档的《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一剪梅》等几部戏红遍上海滩。
一位是当红男星,一位是“四大名旦”之一,两人这样的结合,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是郎才女貌,太般配了。1947年,秦怡和金焰专程到香港结了婚,办了酒席,证婚人还是两人共同的好友郭沫若。
好景不长,他们的婚姻在婚后的第7个年头发生了变故。
因为经常在外拍戏,秦怡和金焰聚少离多,两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少。秦怡提到了离婚,但金焰不同意,“他说没有爱情还有亲情,而且还有儿子。再说,还要考虑到组织上的影响。”
婚姻是保住了,但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
1958年,金焰在拍摄《暴风雨中的雄鹰》时,为了抵御高原的寒冷,他饮酒过量,造成了胃出血。4年后,他又进行了胃切除的手术,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彻底摧毁了他的身体。
此后的秦怡,一边要拍戏,一边要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不久,她也被查出患有肠癌。术后刚能下地,她又拍戏去了。
1965年,在外拍戏的秦怡,突然听说儿子病了。当她赶回家时,儿子只是瞪着无神的大眼睛,任她怎么叫,都没有反应。医生告诉她,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
之后的几十年间,秦怡对儿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儿子发病时会对她拳打脚踢,她只能蜷缩着挨打,劝他“不要打妈妈的脸,妈妈明天还要拍戏”。因为肠癌动过几次大手术,秦怡最怕的不是自己身体上的痛苦,而是自己活不过来,儿子没人照顾。
但戏还是要拍的,她拍《雷雨》期间,儿子正好住院。她只能在拍戏间隙带着儿子的换洗衣服和零食,挤公交车到医院探望,给儿子喂药、喂饭、洗澡。身边的人总是劝秦怡把儿子送去护理院,问她吃这么多苦干嘛,她说,“这不是苦,这叫爱。”
命运总是残酷的。1983年,秦怡61岁的时候,丈夫金焰走了;2007年,她85岁的时候,儿子也走了;2008年,女儿也走了……一个家,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儿子走了之后,秦怡一度觉得没办法活下去了,每天都在流泪。但岁月的磨砺,早就让她成了一个宽心的人。秦怡说,“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我从不认命,我就像剥桔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
2008年汶川地震后,秦怡先后捐款20多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后,她又捐款3万元。她说,这些钱原本是想给儿子用的,现在儿子不在了,做母亲的就把这些钱给最需要的人。
这些钱几乎是她的全部家当。要知道,她跟现在的明星不同,她那个时候是没有片酬的,她拿的只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工资。她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什么都带不走,最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个价值,就是自己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豁达的心态,秦怡的脸上没有历经坎坷磨难留下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岁月馈赠的从容,也正是这样才成就了她跨越世纪的美丽。
美人不迟暮
一辈子美丽,一辈子坚强!
网友:她是一代人的记忆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一路走好
岁月从不败美人,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