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博迪,今天是立夏,春天结束了,“五·一”小长假也正式结束啦!
今年“五·一”假期,福建的“疫”云终于退散,许多朋友都赶着抓住春天的“尾巴”,出门好好游玩一番。这不,“五·一”期间刚刚开通的福州地铁5号线,一身亮丽可耐的“绝绝紫”,带你去逛吃逛吃。
(图片来源:福州地铁申哲 摄)
福州地铁5号线(一期)首通段——
荆溪厚屿站⇌螺洲古镇站,线路长22.4公里,设站17座。在小长假期间,小编就一路从头坐到螺洲古镇站,感受古镇的风情与风韵。
Ancient Luozhou Town
螺洲古镇,隶属于福州市仓山区,位于福州南台岛东南端,南临乌龙江,北、西分别与城门镇、盖山镇相连,距福州市中心12公里,区域面积6.41平方千米。
“北有三坊七巷,南有螺洲古镇”这座古镇,因出了一位帝师、21位进士、108位举人而闻名,有“帝师之乡”“学霸之乡”“人儒之乡”之美誉。
01螺洲来历:洲以形名?美丽传说?
洲者,顾名思义,应为河流中泥沙土石从上游往下游冲淤而成陆地,既可成为农田,又可拓为人居之所。螺洲位于闽江下游,是由闽江长年累月从上游往下游冲积沙土堆积成洲屿并不断扩大为平阔原地的。
按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螺江在方山下,江水自西而南经此。”而“方山”,据民国时期《闽侯县志》载,在清廉里,因“遥望端方如几,故名”,而“五峰林立,皆有虎形,又名五虎山”。螺洲位于方山北,故面临螺江水,面对五虎山,是一处风光旖旎、钟灵毓秀之地。
螺洲与五虎山隔江相望(柳南 摄)
关于“螺洲”这一名字的来由,素来有两种说法:
“洲以形名”说。《螺洲志气·小序》云:“螺洲之名何自昉乎,或谓川光镜静,而洲澹拖,隐约状如青螺,故名。”
另有宋淳熙年间梁克家所撰《三山志》地理类文中亦认为“螺洲洲形也,在大义西北,纳龙泉坑溪”。再按沈瑜庆、陈衍等共撰的《福建通志·河渠》一书,也表示了“洲以形名”的同样观点。
螺洲在乌龙江中隐约状如青螺
美丽神话传说。相传,古时有一名叫谢端的村夫,一天在江边偶然捡到一个大螺,回家后便放在陶缸中加以喂养。以后,他每日归来,不知何人已为他煮好饭食,但却非邻里所为,遂生疑而暗中窥探,终发现螺女所为。螺女自称为“白水素女”。于是,“江”便称之“螺江”,“洲”遂称之“螺洲”。田螺姑娘的神话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故事发生地就是在螺洲。
螺仙女雕像
“螺洲”名称由来虽有二说,但从古至今螺洲人似更愿意相信后一说法。为此,当地百姓在吴厝村仓里巷口,特立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偁题写的“螺仙胜迹”石碑以示纪念,并在洲尾村建螺女庙(螺洲曾建有多处螺女庙,然今仅存此庙)供奉螺仙。店前天后宫后殿还塑有“螺仙洲主”神像以敬祀。
螺洲洲尾村螺女庙
螺洲天后宫里供奉的螺仙洲主神像
吴厝村中的“螺仙胜迹”石碑,由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偁题写
02陈氏五楼:帝师的藏书楼
陈氏五楼座落在螺洲的店前村,为清末太师太傅陈宝琛所建,占地总面积4113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气势雄伟,环境清幽。当年的陈氏家族,在“五楼”中珍藏了15万册图书,是福州最大的私人藏书楼。2009年11月,陈氏五楼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宝琛(1846—1935),字伯潜,号弘阉,又号桔叟,听水翁,沧趣老人。1868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授读毓庆宫,终授太保,进太傅。陈家自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尚书陈若霖开始,世代簪缨,为福州一大望族。因此,他们在螺洲的故居就特别豪华,其中最著名的有“五楼”。“五楼”依建成时间依次是“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晞楼”。
螺洲因陈宝琛而被称为“帝师之乡”
赐书楼,原称“赐书轩”收藏清帝所赐的书籍。据陈宝琛的第三弟陈叔毅《艺兰室文集》载:望坡公(即陈若霖)居敬堂的赐书轩(原在江乾埕天后宫东侧,已乃移建于后门埕厝后)赐书楼的横匾,是名书法家翁方纲手笔,也由原处改悬于新址。此楼陈设豪华、典雅、环境幽静。为“五楼”之首。陈宝琛乡居时,同夫人王眉寿就住在楼下。嗣后陆续建起“还读楼”取意于“时还我读书”。此两楼存书丰富,都是陈宝琛在社会上所搜罗到的善本和珍本,价值极高。1949年后,“赐书楼”和“还读楼”的图书,为当时的乌山图书馆所接收。
“陈氏五楼”之首赐书楼
原本来自陈氏五楼的藏书(来源:福建师范大学档案馆)
赐书楼,如今被辟为陈氏家族家风家训馆。“赐书楼”正厅里,悬挂着一副陈宝琛亲手书写的楹联:“常存厚道以培家运,勿因小忿而失至亲”。这一楹联最早出自陈宝琛的曾祖父陈若霖,警戒后人刻薄、小忿皆非处世之方。君子立于世,宽以待人则无怨,敬以事亲则必和。
赐书楼正厅悬挂着一陈宝琛亲手书写的楹联
赐书楼今已辟作陈氏家族家风家训馆
还读楼,今为陈岱孙纪念馆。陈岱孙(1900—1997),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他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展馆分为“一代宗师”“弦歌清华”“传经北大”三部分。另设有“陈岱孙影音室”“陈岱孙格言室”“陈岱孙学术室”。纪念馆展出了大量陈岱孙先生的私家照片、来往手札及相关历史珍稀文献,全面展示了陈岱孙先生刻苦求学、辛勤执教的一生,展现了一代爱国学者匡时救国的伟大情怀。
今已辟作陈岱孙纪念馆的还读楼
纪念馆展出了大量陈岱孙先生的私家照片
沧趣楼之“沧趣”含有归隐之意。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陈宝琛因荐唐炯、徐延旭事,部议降五级调用,自此他隐居乡里20年,其遗作“余年来四十作沧趣”“听水二斋以娱亲”之句就是这个意思。楼中藏的多是金石书画。楼前有一小园,园中花木扶疏,还有一方小池,池中游鱼嬉戏,暗合沧浪之趣。
沧趣楼隐含陈宝琛归隐之意
沧趣楼前的小园(柳南 摄)
北望楼之“北望”,不但是楼向“坐南朝北”的意思,更有“丹心朝北阙”的含义。该楼建筑精美,分前后楼,由于其精巧华丽,人们称之为“小姐楼”。
北望楼又称“小姐楼”
晞楼,此楼坐西向东,小巧玲珑。楼名出自嵇康《养生论》中有“晞以朝阳”之句,意迎朝阳,无非也是思君恋阙之意。
晞楼楼名出自嵇康《养生论》中有“晞以朝阳”之句
除陈氏五楼外,还有螺江陈氏宗祠,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大门上悬挂很多“南元”、“馆元”、“进士”横匾,还有左宗棠李鸿章等名人题匾、题联。祠坐东朝西,木结构,共有二进,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
03人儒之乡:盛产学霸,人才辈出
螺洲素有“人儒之乡”之美誉,明清以来,螺洲林、吴、陈三大家族科举人才辈出,精英涌现。其中以陈氏家族尤为显赫,从这里走出了 21 位进士、108 名举人,更有“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的佳话。另外,现当代政界、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艺等名家多达数百人,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济济,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之乡”。
盛产学霸,与螺洲镇鼎盛的文风密不可分。孔庙、奎光阁、观澜书院等,都是孕育人才的宝地。
螺洲孔庙,又称文庙,相传孔庙始建于南宋,后经过明清多次重新修缮得以保存至今。
螺洲孔庙棂星门(柳南 摄)
在孔庙中的棂星门、泮池、门楼、天井、披榭、大成殿等景观中随意漫步,感受青瓦红墙,幽深庭院中的的文脉威仪。
孔庙内的泮池和步云桥
大成殿
大成殿内孔子塑像
螺洲孔庙里孔子众弟子雕像
奎光阁,也称“文昌阁”“魁星阁”,坐落在陈氏宗祠旁。魁星神也就是天上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陈氏家族为祝愿本家子弟文运亨通、金榜题名建了这座阁庙。每逢开考之时,就会有朝拜者络绎不绝得来此祈福。
奎光阁
观澜书院,旧称“观澜堂”,又名“三才子读书楼”。本是林氏子弟私塾,因院门正对盘萦而过的乌龙江,可以观赏澜滚波翻、潮涨潮落,故名“观澜书院”。如今,书院旧迹今多已不存,“曲水观澜”碑刻为故物。
“曲水观澜”碑刻为书院旧物
明清两朝迄近代,螺洲林氏族人多就读于观澜书院,依然文风炽盛,其中包括林雨化、林庚白、林步瀛等名人。
重新修缮的观澜书院
04沿堤而行:走读历史,艳遇风景
螺洲位于乌龙江畔,一条长长的堤坝逶迤,勾勒出了螺洲古镇的优美轮廓。
长堤,曾是渡口,也作防洪之用,如今是帝封江公园。沿堤漫步,可远望对岸的五虎山列列,亦可凝望滔滔江水奔流。
五虎山与帝封江完美同框
沿途不仅可赏美景,亦可品读历史。清代三部尚书陈若霖故居、尚书第,革命烈士吴石将军故居、螺洲天后宫等景点,还有五座名人亭可供人休憩。
尚书第
店前村革命烈士吴石(1894—1950)将军故居及雕像,吴石是谍战剧《潜伏》男主角余则成的原型之一
螺洲虽不大,却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既有螺女庙,也有天后宫。天后宫,又称妈祖庙,始建于明中叶,清嘉庆、同治年间修缮。宫门上有陈宝琛所撰楹联——“潮汐接湄洲,风马送迎江峡月;帆樯弥建水,神灯下山庙门松”,将妈祖出生地湄洲岛与螺洲庙宇联系起来。
螺洲天后宫(柳南 摄)
此外,这里还有灵山禅寺、华严寺、泰山庙、三刘首尊王祠、高灵宣慧尊王庙、闾山大法院等佛寺宫观,足见这里民风淳朴及民间信仰之盛。
高灵宣慧尊王庙
05逛吃逛吃:品尝江鲜,别样美味
来螺洲游玩,这里的特色美食也不容错过。
螺洲是江水泥沙冲击的洲地,紧邻乌龙江的地域优势,给螺洲人带来了别样的美味——江鲜。
螺洲黄蚬,福州人称之为“溜央”。产于全天然淡水流砂或礁石缝中,以冬天最为肥美,乌龙江段的蚬子呈金黄色,味极鲜美,为蚬中上品。螺洲黄蚬常见做法有:酒糟黄蚬、蚬子汤、醉蚬子等。
还有一种看起来有点恶心吃起来却喷喷香的美食——流蜞。它是闽江口名贵特产之一,形似小蚯蚓,又似蜈蚣,多生长于螺洲江边滩涂的荟草丛中,对水质要求极高。每年的夏末秋初时,流蜞会半夜从泥里钻出活动,此时的流蜞已经成熟,十分肥美。
常见做法为油煎流蜞,吃起来又香又脆,鲜香味美,由于产量少价格高,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螺江的冬虫夏草”之美誉。
油煎流蜞和鲜活的流蜞
螺洲的温泉资源也很丰富。2013年,螺洲大桥东侧首次钻出76℃的优质温泉。逛累了,吃饱喝足了,就泡泡温泉,放松一下身心,再喝一杯馥郁鲜灵的福州茉莉花茶,“透咖”(福州方言:舒适)得很哦!
螺洲古镇交通线路
地铁
乘坐福州地铁5号线,螺洲古镇站下车。地铁2号线至金山站可换乘,地铁1号线至福州火车南站(5号线此站目前尚未开通)可换乘。
公交
乘坐3路公交车,至终点站螺洲店前(省新华学校螺洲校区)下车
自驾
直接导航到“螺洲镇政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