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2日报道(记者 吴旭涛 张永定 通讯员 郑艺姝 杨莞颖 文/图)“早上好,我们去领餐吧。”这几天,一到清晨6时许,上海世博方舱H1舱区的“舱友”志愿者崔先生,就会来到护士站领“活儿”。
“谢谢您!”
护士站的福建援沪医疗队队员吴长娟告诉记者:“崔先生每天都会准时来‘报到’,陪我们一起去领餐,给其他舱友分发餐品。”
舱友志愿者协助队员分发餐食。
在方舱里,有许许多多热心肠的“舱友”。他们积极主动为医疗队员和其他“舱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大白”们的好帮手。
“万能”的志愿者
“大家都说,志愿者是舱里一群超‘靓’的人。”吴长娟向记者细数这些天,志愿者们给予的帮助: 安装打印机、制作电子图表、搬运重物、分发餐品及生活用品、清理生活垃圾、打扫拖地等等。
几天前,H1舱区送进了两台打印机,但负责安装的工作人员还没到。“队员们想着能快点装好,尽快用上。”福建援沪医疗队南平队的护师曾爱萍说。
舱友志愿者主动帮助制作舱内工作所需的电子表格。
护士站对面的53床“舱友”志愿者罗先生,是一名IT行业从业人员。他看到队员们正在搬运打印机,立刻上前询问,并表示可以提供帮助。
“罗先生非常熟练地拆箱、安装打印机,用电脑仔细调试,还耐心教我们使用方法。”曾爱萍说,才一小会儿,就可以顺利打印资料了。离开护士站前,他还不忘和队员们说,有需要帮忙的,可随时找他。
有了罗先生这位志愿者,方舱内就有了“工程师”。
“我用电脑制作电子表格时,因为护目镜起雾,边看屏幕边操作有些吃力。罗先生看到立刻来帮忙,没过多久,就帮我完成了制表。”医疗队员游晶说,舱友们一次次的暖心举动,让“大白”们很感动。
本地舱友志愿者主动帮助队员们作解释沟通工作。
在世博方舱的每一个舱区,随处可见这些美丽的志愿者身影。大家互帮互助,友善又有爱的氛围,在方舱内蔚然成风。
世博方舱内,还有一位被“大白”们称道的“100分大叔”志愿者。“我住在第100床,必须努力做到100分!在整个方舱中,大家都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带着上海口音,大叔对“大白”们这样说。
刚进驻世博方舱时,医疗队员们需要把大量生活物资搬入方舱。人手有限加上时间紧,对“大白”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舱友志愿者帮助队员分发给新入舱患者的生活物资。
“请问,需要帮忙吗?”正在搬运物资的医疗队员王欣怡听到一声亲切的询问。这位第100床的大叔,左臂戴着“志愿者”标识红袖章站在她身边。
“我姓沈,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我加入志愿者队了,你们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尽管说。”沈大叔说,他的一家三口都住进了世博方舱,办理入院手续时,他就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
紧接着,大叔喊来几位舱友一起帮忙,一趟趟地协助“大白”们将物资搬进储藏区。
接下来的日子,大叔成了“大白”们的得力伙伴。
力所能及的事,他都搭一把手。
“大家多保重啊!我先回去把将家里打扫干净,等着老婆和孩子回来,他们也快要出院了。”近日,沈大叔出院了,他特意到护士站跟队员们道别。
“沈大叔,感谢您,给了大家‘100分’的关爱!”队员们对沈大叔说,乐于奉献的他,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舱内有了“志愿者文化”
“这是一棵志愿树,志愿者们可以在树上盖上手印!”
在上海世博方舱内,墙上画着的一棵“志愿树”上,手印正在不断增加。
一个个志愿者群,几个特别热心的“大哥”,一群可爱的“万能”志愿者,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方舱内有了浓厚的“志愿者”文化,且“代代”相传。
福建援沪医疗队为舱友志愿者制作的标识牌。
福建医疗队接管方舱之初,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疗队员黄志英,由于另一位队友临时被调去帮忙转运工作,剩下一人的她感到有点茫然。
此时,两个小姐姐走近护士站,对她说:“你们是福建的,以后就你管我们了吧?刚来肯定有点生疏,没事,有我们呢!”
她们指着护士站台面的手机说:“以后有事,打开它,志愿者群,我们都在里面,你可以看看,什么时候需要就呼叫我们。”
志愿者与队员在工作中结下友谊。
黄志英在群里看到,志愿者们还有详细的“排班”:哪个时间段,几点几分谁该配合护士做什么,写得一清二楚。“之前我也在病房发展过患者志愿者,但如此细致排班,还是第一次看到。”黄志英说。
医疗队员刘青印象深刻的是,在世博方舱H2舱区的志愿者群里,有个带头的志愿者阿敬。他原本是位厨师,平时特别热心,每到饭点,就在群里喊志愿者们一起来帮忙护士分发餐食。
“由于医护人员在舱内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面屏,行动十分不便,戴着N95口罩更是稍微剧烈活动都会气喘吁吁。热心的志愿者们经常自告奋勇来帮忙。”她说。
热心志愿者协助队员们分发生活物资。队员们将个人的物资——特别是福建特产带入舱内,分发患者。
阿敬还是位“知心大哥”。经常宽慰和帮助刚入舱的患者,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方舱生活。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刘青所在的H2舱区10区秩序良好,氛围也很融洽。
近日,阿敬顺利出舱了。
出舱前,他在志愿者群里发了这样一段感人的话:“福建省全体医务人员你们辛苦了!你们为了上海疫情早日清零奋斗在一线,我们上海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一名舱友志愿者即将“退疫”出舱,队员们将出发时单位送的中医安神香囊转赠给志愿者,感谢他们的付出。
他还贴心地把工作交给了下一任志愿者,仔细地嘱咐:“一定要把志愿工作延续下去,为了福建援沪医疗队,也为了更多患者们能在方舱里安心地养病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