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4月29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许晨昕)28日,城厢区枇杷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日活动在常太镇举行,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在田间地头,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传授省力高效的管理“秘笈”,比较分析各枇杷品种优缺点,推动现有品种改良,促进提质增效,助力枇杷产业振兴。
“枇杷树的控冠矮化是省力高效的重要内容,采用拉枝、修剪等措施抑制顶端优势,可促使树冠横向生长。”在位于常太镇渡里村的宏耕农业枇杷种植园内,福建农林大学吴少华教授、省农科院蒋际谋研究员讲解了枇杷省力高效管理技术,涉及控冠矮化、修剪、疏花疏果、施肥管理,以及大棚设施栽培避雨、省套袋、防果实裂果腐烂等,让枇杷栽培管理进入省力高效“新赛道”。
活动现场,学员们走进大棚设施栽培枇杷园,一颗颗珠圆玉润的枇杷挂满枝头,非常诱人。“4月多雨天气会导致枇杷果实裂果和腐烂,5月份成熟期30℃以上的气温会导致果实日灼、干缩。采用大棚设施栽培,果实不用套袋,既省工省力,又能提高枇杷商品价值。”城厢区枇杷农民田间学校校长蔡向伟说。
参加活动日的学员吴铁青说,参加这次培训收获很大,以前没见过“白雪早”“香妃”等品种,也学不到省力高效技术。现在,通过与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大开眼界。
据了解,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农民教学培训模式。去年以来,城厢区农业农村局着手创建枇杷农民田间学校,依托莆田市宏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枇杷种植园,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将田间学校打造成集试验示范、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先进技术推广的载体和成果孵化器。
目前,城厢区枇杷农民田间学校已培育1个优秀种植果场、2名种果能手,1家农业企业获“常太圳湖枇杷”集体商标使用单位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