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拳速度要快!” “加油!”……
在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训练馆内
数十名运动员正进行紧张有序的训练
他们中气十足的呐喊声、青春的身影
不禁让人为之振奋
日前,厦门市体育局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的行动要求,以备战2022年省运会重点任务之一,大力弘扬北京冬奥会精神,进一步激发体育系统踔厉奋发、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提升厦门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看看他们的备战情况吧
科学训练 全力备战
近年来,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在日常的训练管理中,建立了一整套全面、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培养,创新训练手段和管理体制。
“今年体校参加省运会的项目有篮球、体操、跆拳道、击剑、武术、拳击、武术散打、蹦床、柔道等9个项目。”厦门市体校副校长陈骏麟介绍,在厦门市体育局的指导下,学校确定备战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以赛代练强化对抗、对标高位提升成绩的备战方针,为备战省运会打下坚实基础。
不同的训练项目各有特点,教练员会根据运动员不同的特质制订科学训练计划。体操教练吴胜保介绍,训练要突出重点,着重锻炼孩子们的反应速度,他说:“练体操要大脑跟得上身体,因为体操比赛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整套动作,一个微小的偏差就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要求运动员必须反应快。”
目前,教练团队积极通过战术模拟和队内对抗训练来提高队伍实战水平。去年省年度赛上,学校共取得团体5金9银7铜的佳绩,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们个个表现得信心十足,眼下正铆足了劲儿进行最后的备战训练。
学训并重 全面发展
学校本着“学训并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在积极备战的同时,认真做好教学保障工作,组织教师利用空闲时间,按照教学大纲进行错时教学,保障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利。同时,组织教师开展线上答疑,帮助运动员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误。
在课堂上,各科任课老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上台讲课,试着当一回“小老师”,分小组讨论等方法,调动运动员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课后,老师多与队员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教务科副科长曾晓婧说:“通过深入地沟通交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队员们的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校注重加强教学部门和训练部门的沟通联系,组织老师深入运动队,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情况;鼓励教练进课堂,关心运动员的学习情况,共同助力学训相长。“训练虽然辛苦,但是我们都能克服,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培养了我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力争获得好成绩!”今年17岁的跆拳道队员黄燕婷说。
悉心关怀 有力保障
针对青少年心理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家校积极配合,通过组织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家长视频交流等方式,让运动员在紧张的备战训练之余,放松心情、放下包袱,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除了严格的体能和技能训练,运动员们还需要多注意日常饮食搭配。“为了备战省运会,学校从后勤保障、心理关爱、训练服务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备战措施。”训练科副科长陈伟表示。
此外,学校严格按照“两案九制”相关规定,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平时在校内会定期进行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制订应对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演练预案,并组织进行实地演练,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熟悉“防控”流程,提高疫情防控应对能力。
★ >>硕果累累<<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中共获3枚金牌、15枚银牌和10枚铜牌;2020年全国赛获得7金7银3铜;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获得1金4铜的好成绩;2021年全国赛获得1金1铜。
其中涌现出一批优秀运动员:体操队员虞琳敏、跆拳道队员林文烨、蹦床运动员傅凡涛、空手道队员叶珍羽、武术散打队员林宏伟、拳击队员蔡炜琪等。
迎接挑战,超越自我
攻坚克难,顽强拼搏
期待运动员们在赛场上
再创佳绩,为厦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