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美丽中国)》,报道“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运动慢跑道、休闲骑行道、滨江亲水步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同时对慢行系统进行整合提升,满足广大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的多样化需求。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慢行道6600公里。”
近几年,低碳理念已经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行动中绿色低碳出行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其中步行和骑行是最受青睐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绿色低碳出行同时,进一步助力福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福建省体育局大力推动健身步道建设
01 将万里健身步道(“万里福道”)建设列为《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重点项目,力争在2025年全省健身步道超过1万公里,其中2022年将新建健身步道1420公里。
02 制定印发了《健身步道的建设内容和标准》,分别对健身走步道、登山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各类健身步道的建设要求、标识标准进行规范,明确要求全省各市、县(区)加快健身步道标准化建设,全省各地积极响应。
03 积极开展健步行活动,提升步道使用率。为提高各类健身步道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掀起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潮,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省体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喜迎二十大·万里福道百万人健步行”活动的通知》,组织发动全省群众利用城乡绿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各类健身步道开展健步行活动。
《低碳生活 有你有我(美丽中国)》摘登
↓↓↓
“让更多人爱上绿色出行”
本报记者 王崟欣
趁着周末,福州市民林逸飞换上休闲装,来到福山郊野公园。这是福建省福州市城区内的一座生态公园,拥有约20公里长的慢行步道,林逸飞就住在附近。过去,这一片居民很多,公共绿地却很少。福山郊野公园慢行步道全线贯通后,这里便成了他运动休闲的首选。
林逸飞先在步道入口处的一块屏幕前打了卡。他告诉记者,屏幕背后连着的是一套智慧步道运动系统。基于这套系统,在步道上运动的同时,可以获取运动数据。这套系统的设计者,正是他自己。
林逸飞是一名智慧场景建设规划师。“我们在步道上设计了20根打卡桩,用户只需在任意一根打卡桩屏幕前完成打卡,就可以开始记录里程。”林逸飞说,自己的设计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把健身房中的及时反馈机制,也运用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