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音乐↑
你走之后,我的喷嚏尤其多
贾平凹《写给母亲》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
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你走之后,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他扶持我长大,我陪他走完人生的路
蒋雯丽《姥爷》
姥爷最常跟我说的话就是:人家敬你一尺,你要敬人家一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多帮人做好事,你就会越长越美丽。每个女孩子都希望自己美丽,姥爷用他朴实的语言告诉我:相由心生。只有心灵美了,外表才会越来越美。为此,每天放了学,书包一扔,我就飞奔到隔壁小脚张奶奶家,张奶奶一个人住,又是三寸金莲,一步三摇,一桶水提到家洒了半桶。从此,张奶奶的水缸就由我负责了,天天都是满的。
现在想想,姥爷真会教育孩子。如果他说:去帮张奶奶提水。我一定会说:我累了。可是,姥爷却说:多帮人做好事,你就会越长越美丽。结果,大家都很开心,我每天提完水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变化。
孩子就是孩子,纯净如水。
姥爷和我,一个九十岁,一个七八岁,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扶持我长大,我陪他走完人生的路。一个生命像小树一样,渐渐地长高,长壮实,一个生命却像一棵老树,慢慢地倒下了,无声无息。
我自己现在也有了孩子,有时候,看着他在我的身边睡着了,那天使一般的面容,心里对他涌起无限的爱。我就会想,姥爷那时看我,也是这样的吧。
其实,我们在追忆、缅怀逝去的至亲时,又何尝不是在重新打量爱与生命?最后,让我们以一首小诗,作为今天夜读的结尾吧:
思念
汪国真
我叮咛你的
你说 不会遗忘
你告诉我的
我也全都珍藏
对于我们来说
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
——永远不会发黄
相聚的时候 总是很短
期待的时候 总是很长
岁月的溪水边
捡拾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闪烁的繁星
有我寻觅你的
——目光
来源:整编自文汇报及各名家作品,文字有删减
主播&音频:姜雨婷
编辑:郭怡希
审核:雷光美 方婷
监制:陈煜晃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更多《夜读》文章,请持续关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