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莆田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全警挂钩村居”工作,组织全市2700多名民警下沉一线、结对帮扶,立足公安工作,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把公安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莆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文荣表示,通过全警参与、下沉帮扶、一体发力,落实莆田市委“党建引领、夯基惠民”部署要求,同步跟进“大视野、大联动、大治理”决策部署,靠前服务保障民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莆田。
走村入户,解难题办实事
“有的路段防护栏不够,有的警示设施没有安装,群众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前段时间,挂钩民警朱国进在城厢区华亭镇兴沙村境内的木兰大道一期路段访查一圈后,立说立行,很快协调完成5处防护栏和3处道路凸面镜的设置。
“全警挂钩村居”工作要求,各挂钩联系村居工作组由党员领导干部牵头召集,下设若干小组,会同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联合开展工作。鼓励民警发挥人头熟、地缘熟、社情民意熟的工作优势,选择挂钩联系出生地或居住地所在的村居。挂钩民警要将照片、电话在挂钩联系村居“广而告之”,自觉接受基层干部群众监督。
为避免挂钩联系工作流于形式,莆田市公安局对挂钩民警联系村居干部、实地开展工作、帮办实事、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事宜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民警落实好“驻所一天”工作制度,即每季度参与派出所驻所一天,到挂钩的社区(村)参与反诈宣传、入户访查、消防检查、单位检查等社区警务工作,真正把身心沉下去。
秀屿区东峤镇霞西村残障人士林某容平时在家做点手工维持生计,一直未办理户口和身份证,就医无法报销问题成了眼前大事。挂钩民警林海强和社区民警杨政炜知道这事后,带着米面粮油上门暖心慰问,宣讲政策法规,并协助其办理身份证件。很快,林某容便办理好户口和身份证,城乡医保缴费问题迎刃而解。
只要涉及公安职能范围的合理诉求,挂钩民警亮诺践诺有行动,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两个多月来,广大挂钩联系民警多方面汇聚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最希望、最渴求、长期呼吁的事项转化为办实事清单,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根据挂钩联系民警梳理收集的社情民意,莆田市公安局不断释放“放管服”改革新红利,将户政、交警、出入境等93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党建+”社区邻里中心,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突破部门壁垒和区域限制,完成新车注册、往来台湾通行证等20项“一件事”联办服务。
以心换心,化解百姓纠纷
涵江区涵东街道的黄某与姚某离婚后,因孩子抚养权、探视权问题引发纷争,双方曾多次产生口角和肢体冲突。了解详细情况后,挂钩民警彭丽萍等人主动介入对接,在社区干部的协助下,通过启动多元调解机制,最终促成二人达成和解协议。
叩开百家门,倾听百家事,解开百家结。“全警挂钩村居”工作开展以来,莆田广大民警在访贫问苦、访疾问难的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农村地区婚姻家庭纠纷、邻里土地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突出问题,树立“纠纷可调、矛盾可解、命案可防”工作理念,发现在早、发现在小,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关口前移、多元化解。
为了提高挂钩民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公安机关邀请全国“双模范”司法所长郑淑娟走进警营,传授基层矛盾调解的新理念、新途径,影响带动一批挂钩联系民警练好社区工作基本功。
“六尺巷”的典故,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睦邻和谐的典范。而最近,在秀屿区平海镇卓东村,一起生动的“十尺路”故事,也被当地干部群众传为佳话。
黄厝自然村位于卓东村东北角,多年来,村里仅有一条狭窄的泥土路,进出十分不便。早在2003年,就有乡贤提议拓宽硬化道路,但因涉及沿途村民的土地问题,一直搁置着,修路也成了村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为了把这段“堵心路”修成“暖心路”,平海派出所社区民警赵佳联合村干部挨家上门做工作,说服村民各自让出一点地方,为村里公益事业出把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伙儿心顺了,劲也足了,有拆围墙的,有扒鸭笼鸡舍的,大家纷纷为修路出资出力,一条宽约3.5米的水泥路慢慢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全警挂钩村居”工作启动以来,莆田市公安机关广大民警主动融入“党建+”“综治+”中心建设,紧盯“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工作目标,通过联排联动、多元化解、源头整治,让警情案件、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共主持调处矛盾纠纷289起,参与协助调处矛盾纠纷696起,走访信访户589人,全市矛盾纠纷类案件调结率达99.3%。
警务创新,提升治理水平
“还好有监控,我们才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不久前发生的一场意外,城厢区凤凰山街道朱坑村党支部书记陈黎敏记忆犹新。当天,朱坑村大兰里路口突发火情,陈黎敏通过刚安装的平安监控平台发现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事发地点,及时扑救。
陈黎敏所说的监控即数字智慧化乡村“电子围栏”工程,是在传统定点监控实时影像传输基础上,通过设备远程操作、数据云存储方式,构筑起的电子围墙。不只是朱坑村,在挂钩民警的协调下,白洋村、林塔村等偏远乡村也全都安装了该系统。
创新基层治理理念,提升基层基础水平,实现打、防“两个轮子一起转”,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莆田市公安局深化推动“全警挂钩村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层治理该如何创新呢?关键在于新理念支撑、新手段搭载。莆田市公安局主动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公安内外数据汇聚融合,大力推进公安数据应用,向市数字办等部门提供数据接口11个,为便民服务提供政务数据共享服务,打造“数字公安”,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请各位居民有序排队,不要拥挤,戴好口罩,注意保持一米间距。”疫情来袭,仙游县公安局挂钩社区民警出动警用无人机,在核酸采样现场喊话。同时,发挥无人机高空巡查覆盖面广、灵活机动的优势,对人员密集地进行分隔管控。
警用无人机建设是莆田警方创新警务的一大品牌。今年,警航部门加大技术和应用创新,在莆田主城区建设4个警用无人机空管站,充分融合无人机、街路面监控、车载4G图传、GPS定位系统平台等资源,进一步提升接处警、巡逻防控和应急处突能力。通过空地一体结合,警务效率实现倍增。截至目前,无人机空管站共接处警超过1600起,平均到警时间1分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