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集齐五福!原来,这座城古时称…
2022-03-29 14:46 闽声传媒

“福”

一笔一划中

不仅寄托了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也寄寓着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

图片

图片


“佑”也

——《说文解字》

从古至今

人们从未停止过

对“福”的追求和渴望

图片

每逢新春佳节

家家扶老携幼

在墙壁上、屋门上、门楣上

贴上大大小小的字

红彤彤的纸面

映照着人们欢欣的笑脸

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的氛围

图片

全国32个省市中,作为名字中唯一带“福”的省份——福建,福气满满。

省会城市——福州,也是这么一个有福气的地方。作家郁达夫曾在福州小住,他在《住所的话》一文中写道,“濒海的福州等处,也是住家的好地方”。

图片

在福建,有不少地名中有不少带福字的。大家熟知的可能有福建的“四福”,即福州,福清、福鼎、福安。

但是,自从小编认识了“福宁”,恍然得知,原来,咱大福建早已集齐“五福”啦!

为福建省八大府之一

第五福,是福宁。

霞浦,古称福宁府,为福建省八大府之一

霞浦曾是闽东最古老的县城,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的别称。

你要是走在霞浦的大街小巷,就一定会注意到它另外一个特殊的名字“福宁”。福宁府对于霞浦的影响非常深远,这里说的福宁二字,取自福安和宁德两县的首字。

图片

据《霞浦县志》,“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

晋太康三年(282年),划侯官县东北部置温麻县,隶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温麻县并入原丰县(后称闽县)。

唐武德六年(623年),以原温麻县地改置长溪县(一说复置温麻县,详见《附录·唐温麻县建置考略》),隶属泉州(今福州,下同)。同年,长溪县移治连江,改称连江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与连江县以白鹤岭为界,复置长溪县,仍属泉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长溪县升为福宁州,辖福安、宁德县,隶属福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福宁州,以州本部境域置福宁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福宁县复为福宁州,直属福建布政使司。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同时置霞浦县为附郭县,霞浦县属福宁府。

图片

从立到废,共经历了600多年。您也可以这样理解,古代的闽东看霞浦。

现在你在霞浦还能看到很多与福宁有关的印记,比如福宁长途汽车站、福宁文化公园、福宁花园、医院以及中学等。

福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蜿蜒的十字小道,厚重古朴的古墙,历经风雨的老城,斑斓的霓虹灯,各式各样的小店,新旧在这里碰撞,这里就是福宁古城的历史文化。”

作为霞浦古城核心的福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临近福宁府治旧址,老城格局、脉络依稀可辨,许多街巷的名称沿用至今,许多古建筑也保存较为完好,其中还有官至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游朴旧宅,明风清韵犹存,穿梭于街头巷尾,依然能品味出老城的味道,古街承载了千百年来福宁地区人文历史的发展脉络,见证了宁德区域的重要历史。

图片

福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为福宁府城及霞浦县旧城区的核心区域,街区内较为完整、集中地保存了成片的明清古建筑群及部分民国建筑,明清古建筑以民宅为主体,星散分布的民国建筑多为沿街商铺。

图片

福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南起府前路,北至六一七路,东至文馆巷,西至登仁坊,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基本保留了传统格局肌理,以曲井巷、道堂宫街、旗下街为主骨架,有机串联登俊巷、五彩弄、文馆巷等传统街巷,总体形成鱼骨式空间布局,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街巷旧条石路面被水泥覆盖于下对风貌造成破坏。

街区中古民居平面布局以“多进天井式”为主,整体进深很大,对外相对封闭,内部私密性较强;多为砖木混合结构,青砖空斗山墙是典型的宁德民居做法,体现了区域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及民众心理,是区域古城聚落、民居研究的典型代表及重要支撑。

图片

福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目前有 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 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 处建议历史建筑,44 处传统风貌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有 5 口古井、1 座古亭及 7 条古街巷。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