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名校长后备培养人选丨福清华侨中学莫亮华:当校长就要敢想敢拼,坚守情怀!
2022-03-09 21:08 海峡教育报

近日,记者前往福清华侨中学采访莫亮华校长。临近学校一个十字路口时,不慎进错车道,在偏离导航的情况下,来到了一座写着“福清华侨中学”字样的大门前。只见门有六十米多米宽,纯白色中间镶金,呈展翅状。远远望去,大门与周边延绵的蓝色围墙一道,组合成一幅鸿鹄翱翔海面的图景,简约大气,意境高远。

记者不禁疑惑,是导航有误,还是眼睛看错?电话联系莫校长之后才得知,这是学校今年春节刚刚投入使用的西门。大门在南边,另有一番壮阔气象。

图片

学校西门

图片

学校南门(大门)

“今年寒假,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返校后,纷纷在校门口合影,晒朋友圈,很为母校自豪。”莫亮华校长笑着对记者说。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为何能建起这样两座大门?经由进校探访,门背后蕴藏的教育故事缓缓拉开序幕。

敢想敢拼

借助多方力量助推学校发展

图片

2019年7月,莫亮华调任福清华侨中学校长一职时,正好碰到学校周边扩建。居民区被征地用于扩宽道路后,还有部分空地紧挨着学校。莫亮华校长看到机遇,充分发动各行各业以及优秀校友的力量,最终把这块预留地成功争取下来,用于建设地面停车场,并将学校围墙、西大门、南大门(正门)一起改造重建。校园周边环境很快升级,以美观大方的面貌呈现在新扩建道路两侧,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莫校长上任后,迎来变化的不仅仅是校门,还有正在规划扩建的学校跑道、半地下室的体育馆、报告厅、地下停车场、行政办公楼和学生发展中心。

图片

福清华侨中学创办于1955年,现有61个教学班,学生3000多人,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也是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校、福建省排球传统校、全国青少年篮球和足球特色校。一直以来,体育场地不标准成为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硬伤。

2020年8月1日,莫亮华校长在学校德育管理微信群中无意间看到老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学校旁边将建设近8亩的“学府花园”。她顿时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这8亩地要是划拨给学校,把操场建成标准400米跑道,孩子们锻炼起来就更方便了!

然而,已经规划好的事还能改吗?学校行政班子成员们对结果都不乐观。“不争取永远没可能。不管这么多了,先努力看看!”说干就干,莫校长很快拟了一份扩建跑道的报告,并请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校友帮忙做了一份初步规划意向图及学校中期规划,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建议很快得到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批复。

图片

新体育馆规划图

图片

新8亩地规划图

学校规划将这8亩地建成地下停车场,地面是行政办公楼及学生发展中心。边上的旧体育馆拆除,重建后半地下室是报告厅和体育馆,地面则扩建跑道,一举多得。

“作为校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敢想敢拼的气魄,还要善于借力,抓住契机,利用多方力量助推学校发展。”莫亮华校长走在校园中,向记者擘画学校未来的规划图景,“一两年后你再来,学校肯定大有改观,更漂亮了。”

不忘初心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来到华侨中学两年多时间,莫亮华校长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硬件的升级,还有学校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莫亮华校长希望侨中学子集爱商、情商、智商于一身,懂感恩、善合作,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根据福清华侨中学的校情、学情、教情,提出“卓尔不凡,越而胜己”的“卓越”教育观。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助力”为办学目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具有道德建设力、创新实践力、责任担当力、生活创造力、问题解决力的“五力”人才。

图片

学校构建了“卓越课程体系”、打造了“五YUE德育”特色,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朝气蓬勃的青春秀场,已成常态的志愿者活动,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亮点多,两连冠的省级排球冠军助推各体育项目蓬勃发展,高雅艺术进校园,VR虚拟实验室、3D打印,创客课程、人工智能赛事集训研学营、综合技能机器人等项目推动学校智能化水平。看得出这是一所有内涵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彰显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学校自2010年承办新疆班以来,共招收了12批400多名新疆班学生。这些学生应该如何培养?2020年春季学期以来,莫校长大力推行“三混”(混吃、混住、混学)政策,有效推动新疆班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大集体,增强认同感。

“政策实施后,两地学生很快成为好朋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分担忧愁,分享快乐。今年寒假还一起去老师、同学家拜年,不分彼此,亲如一家。”新疆班内派管理老师地曼介绍说。

图片

学校还通过各种方式在课程、活动和生活中培养新疆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当民族团结的倡导者、践行者、传递者。如今,已经毕业的8 届共291名新疆班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断发展,在高考屡创佳绩,均被本科大学录取,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图片

新疆班之外,学校办学全面开花结果:获评省文明学校、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校管乐团获2018年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现场展演金奖;校排球队连续两年获得福建省赛冠军,学校“生态农业劳动教育基地”入选首批福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多次荣获福州市教学效益奖、福清市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奖,新高考本一上线率及特殊类型招生录取上线率屡创新高,2018-2021年均取得重点突破、面上丰收的好成绩。

“这是在新课程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我们不断创新思路,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培养‘卓越’教师团队,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五育并举,重视课堂改革取得的成效,是全体师生努力拼搏的结果。”采访过程中,莫亮华校长特别强调:“学生和家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要忘记‘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这个出发点。”

坚守情怀

带领农村薄弱校实现逆袭

进校采访的前一天,是福州传统的敬老节日——“拗九节”。尽管开学初学校事务繁忙,莫亮华校长已连续几天加班,但拗九节这一天,她还是抽出时间,带着年迈的父母一起出去吃饭庆祝。

图片

“一方面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学校班子成员尤其是女性做个表率,再忙也要尽量兼顾家庭。”莫校长感叹,这么多年来,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家里物品采购、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等责任,她都尽全力扛着,“因为家庭关系和谐与否,会反作用于事业。”

“前几天,一户教职工家庭发生矛盾,莫校长带着我们行政班子一直调解到深夜12点多才回家。”校长助理林心松老师对莫校长的亲力亲为深有感触。

有人只完成家庭和事业的其中一项,就已经疲于奔命。要想兼顾,还要都做好,谈何容易。“多年来,深夜挑灯备课、处理学校事务,周末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没有一定的毅力和情怀是坚持不下去的。”

最难忘的一次考验发生在2008年。此前只当过办公室、教研室副主任的莫亮华被派往一所农村薄弱校——福清里美初级中学担任校长。她至今记得第一天报到看到的场景:满园荒草中立着一座教学楼,校园里没有一寸水泥地、没有像样的厕所,没有正规的校门(与村里祠堂大门共用)。学校生源结构复杂,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比例多,不少孩子满嘴粗话,穿拖鞋、染头发、不带书包、爱旷课。

图片

里美中学今非昔比

要打退堂鼓吗?好强的莫亮华校长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学校需要她,这些孩子需要她!“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培根铸魂需要方法,也需要耐心,静待花开。她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通过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分层教学、校园环境建设、节日主题教育等,逐步改善学校风气和学生风貌。

文明劝导队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一道风景线。每天早晨7点15分和下午1点30分,小队员们总会准时在校门口值勤,队列整齐、精神抖擞,迎接全校师生的到来。此外,还充分发挥队员们的自主管理能力,督促大家遵守规章制度,以榜样力量来感染、带动更多人。

还有一些文明劝导队和家长都劝不动的学生,他们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经常旷课去村里网吧玩游戏。莫校长情急之下,蹬着一双高跟鞋,带领政教处主任直奔网吧,把几个学生如数带出来,并带到村书记办公室去,要求村里按文件规定办事,距离学校两百米范围内,网吧必须取缔。村委被莫校长的魄力和诚意打动,网吧很快被清理,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

“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激励比名次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即使是最普通的学生,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不同行业中不平凡的人。”莫亮华校长说。

通过一系列举措,学校面貌大为改观,在当地的口碑、社会影响力也逐步提升。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被挽救过来,福清里美初级中学被认定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优胜单位、绿色学校和平安先行学校。

图片

莫亮华校长在2022届高三百日誓师大会上致辞

从教32年来,不管是初上讲台的地理教师,还是后来的教研引领者,以及此后的农村薄弱校、教师进修校、城区中学等学校管理工作,莫亮华始终砥砺奋进,无私奉献,用心血和智慧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赢得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尊重和领导的肯定,并获评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师德标兵,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30多年前,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莫亮华立志要当一名“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后来,岗位和角色有所调整,但这份教育情怀始终不变。莫亮华校长说:“希望可以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侨中成为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的学校!”

校长名片

图片

莫亮华,福清华侨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地理高级教师,福清市首届名师,福清市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建省十三五名校长后备培养对象。福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福清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党代表。福清市政协智库成员。曾获得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师德标兵,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福州市青年教师教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福清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主持并参加多项省市级教育规划办、省电教馆课题研究工作。

校长寄语

教育是一项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工程,作为一所学校的掌门人,始终不忘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教育思想的凝练、努力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践行“卓尔不凡、越而胜己”的卓越教育观、培养具备道德建设力、责任担当力、创新实践力、问题解决力、生活创造力的新时代“五力”人才,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之栋梁。

(图片由学校提供)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