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印发《关于授予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长寿之乡”称号的决定》,正式授予东山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这是继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十大美丽海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等荣誉之后,东山又获一张国字号招牌。
“好生态+美环境”海岛更宜居
3月3日下午5时,在东山县杏陈镇港后村“顽皮家族生态园”内,黄灿灿的油菜花尽情绽放,84岁的老人何根健在家人的陪伴下漫步在油菜花田。“如今这里变成了这么漂亮的大公园,我们老人家在家门口也有了散步的好地方。”何根健乐呵呵地说道。
东山岛风景宜人,海岸线长达140多公里,植被资源丰富,绿化程度94%以上,是一座难得的“天然氧吧”,更是老年人长寿养生的理想居所。近年来,东山县深入推进“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去年以来,东山县全面铺开“美丽东山”全岛环境提升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老年人宜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东山县老年学学会副会长林石文说,“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加上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保护和人居环境的提升,东山的宜居指数日渐提高,老人健康长寿也就不足为奇。
“强载体+优服务”筑牢保障网
“辞旧迎新又一年/举国欢庆心里甜/国强民富家家乐/小康社会艳阳天……”日前,走进东山县桥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86岁老人朱金柳和姐妹们正在为社区的三八节联欢会排练节目——新编东山歌册《永远跟着共产党 人民幸福乐无边》。
桥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首批“福建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占地面积600平米,建有长者食堂、室内外休闲活动室、东山歌册传唱中心等。桥雅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翁敏钊说:“桥雅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805人,人口老龄化比率为20%,有近200多名本社区和其他社区的老人不定期来这里演唱歌册、练习乐器、参与社区活动。”
桥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是近年来东山县委、县政府不断健全养老机构建设、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共有养老机构及设施96家、床位1460张,总投资8060万元,其中社会福利中心1所、智慧养老服务中心1所、中驰山庄民办康养项目1个、乡镇敬老院5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所、农村幸福院(园)53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9间、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间(其中五星级日间照料中心2间)、老年活动中心15个。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覆盖80个村(居),覆盖率达100%,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达88.5%。各级老年学学会、老年大学、村级老年协会的发展,为全县老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东山县相继出台《东山县优待老年人规定》《东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共东山县委、东山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老年人优惠政策:县财政为全县无工资性收入高龄、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和计生特殊困难家庭中的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对无工资性收入的城乡老人按照不同年龄发放高龄补贴;户籍人口70周岁以上老人在全县范围内免费乘坐公交车等,这些“老有所养”举措,使老年人生活得到保障,身心健康地安度晚年。
“树典型+讲孝德”敬老氛围浓
东山县前楼镇岱南村妇女陈丽华,10多年来不离不弃照顾身患严重静脉炎、下肢溃疡的婆婆和瘫痪多年的祖婆婆,她的故事感动全村人,多次被评选为岱南村“好媳妇”,2020获评中国好人称号。
在东山县陈丽华这样尊老孝亲的故事还有很多,“爱老敬老”风尚在东山县蔚然成风。
东山孝德文化浑厚,至今仍留有崇孝堂、孝思堂、孝子祠、节孝碑等弘扬孝行的宗祠、古迹。近年来,东山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敬老爱老宣传教育列入全县各级各部门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孝德文化,积极开展“敬老道德模范”“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一批个人和家庭相继获得“中国好人”“福建好人”,省级、市级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省级、市级“文明家庭”等称号,尊老敬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慈善组织、乡贤企业家、爱心人士也主动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东山县义工协会会长林元东说:“近年来,义工协会针对老年人定期开展慰问孤寡、义诊、义务理发等服务,仅去年我们就组织了30余场为服务老年人的志愿活动。”
(文/刘建龙 图/欧东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