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5日讯 (记者 曾宇姗/文 常海军/图)2月14日是西方传统情人节,微信朋友圈里开启了“晒幸福大赛”,有人晒烛光晚餐,有人晒精美礼物,也有人晒约会合影。还有不少情侣则选择了“晒甜蜜”,在情人节这一天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月14日上午9点,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处开门办公,然而不到8点,一楼门口就陆续有新人前来排队等候。他们之中,有人是提前在网上预约过来登记结婚的,也有人没抢到号,赶来现场取号。虽然“装备”各有不同,或和对象穿上情侣装,或给自己戴上头纱,或准备好手捧花,但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一样幸福。
据了解,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厦门各区的婚姻登记都以预约为主,并且全市已实现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全市通办”,新人可就近办理结婚登记。数据统计,2月14日厦门全市共有290对新人结婚登记。
导报记者来到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现场为取号的新人特制了排号单,婚姻登记处6个结婚登记窗口全部开放,全体工作人员提前上岗,上午10点半已无排队现象。工作人员介绍,相比往年情人节登记的热闹场面,今年并不算火爆,预计2月22日还将有一波登记小高峰。
特写
手捧向日葵 他们“抢先”领证
向日葵的花盘始终向着太阳,代表忠诚、坚定,寓意着“入目无他人,四下皆是你”。2月14日上午,手捧向日葵花束的黄凤丽与肖韩森顺利领到了思明区当天的第一本结婚证。
这对新人结缘于厦门,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第一次见面时,肖韩森就对这个“大长腿”女孩一见钟情。为了认识黄凤丽,他可谓“用心良苦”,通过不同部门的同事牵线搭桥、互通联系方式、主动组局约饭,一步步靠近自己心仪的女孩。
两人正式交往后,这颗炽热的心也从未改变。黄凤丽告诉导报记者,最终打动她,让她下定决定要和肖韩森共度余生的,也是他的用心。“他不会做饭,却在我生日那天为我做了一大桌海鲜大餐,后来才知道他为了准备这个惊喜,一大早就到菜市场买食材了。”她说,自己手里的这束花也是肖韩森提前准备的,向日葵和玫瑰花的暖色调组合正中她的心怀。
2月14日不仅是情人节,也是这对新人交往近520天的日子,从此还将成为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他们希望,往后的生活也能充满仪式感,保持甜蜜。
定闹钟抢预约号 邀请发小跟拍记录
身穿白色旗袍,搭配白色毛绒披肩,头上系着白色头纱,手里提着白色包包,曹芹在婚姻登记处的人群中格外亮眼。
家住集美区的周世杰和曹芹早在几天前就开始进行网上预约,计划在情人节这天领证。每天早上8点放号,两人就定好7点50分的闹钟,连续三天捧着手机守在预约界面,生怕错过。“2月14日太火爆,集美区没号了,我们就做攻略、打电话咨询其他区,很幸运最后抢到了思明区的预约号。”曹芹说,早上7点多他们就出发了,虽然天气很冷但心情紧张又激动。
曹芹是四川人,周世杰是厦门人,同时入职一家公司,注定了他们的缘分。新员工入职仪式上,周世杰演唱的一首《海芋恋》让曹芹眼睛一亮,之后,两人竟在刷抖音时看到了对方的视频。曹芹鼓足勇气主动示好,开启了两人的浪漫故事。“交往三年多,我们因为工作关系时常异地,每到周末就买动车票到对方的城市见面,现在家里的动车票都有厚厚一叠。”
站在小礼堂拍照时,曹芹不仅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眼镜、鲜花、手牌等拍照道具,还和老公一同宣读结婚誓词。一旁站着的,是周世杰的发小,全程拿着手机帮这对新人拍摄记录。
曾是初中同学 穿着情侣装来领证
同样是还没开门就来到婚姻登记处等候,穿着情侣装的林先生和黄小姐则显得比较淡定。
1995年出生的两人看上去十分青涩,却已相识十几年,相恋5年多。他们都是福建安溪人,初中就读同一所中学,毕业后断断续续有联系,直到大学时才有更多见面、接触的机会,从而更加了解对方。黄小姐和导报记者分享,两人在日常聊天中就很投缘,有许多共同话题,相处之后发现这个男生温柔、体贴、脾气好,在一起时感觉很舒服。林先生则言简意赅:“觉得她温柔、体贴、性格好。”
选择在情人节这天领证结婚,理由也十分可爱——“好记,这样以后就不会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