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虎虎生威,来看看文物中的老虎
2022-01-26 14:58 闽声传媒

图片

虎,象征着威望、勇敢与力量,也代表着趋吉辟邪、吉祥平安,是中华民族一大文明符号。

虎,乃百兽之王。《说文解字》曰:“虎,百兽之君也。”《风俗通》载:“虎为阳物,百兽之长也。”虎是自然界中存在了数百万年的生物,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虎不断接触,衍生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虎文化,似图腾、似神兽、似权威、似萌宠。

民间有谚语:“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尾,驱邪避鬼!”在我们传统文化观念中,老虎是一个守护家庭平安,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神。无论是可以穿戴的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披风,还是各式布老虎玩具,都是伴随孩子成长各个重要环节的极具仪式感的超级符号。这个符号,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着历史更选与文化变迁的潮流,包含着深沉质朴的地方特色与个性张扬的个人情感,是现代传播流行风尚、缔造超级流行符号极其重要的营养与潜在资源,是需要保护与传承的非遗文化的印记。

今年恰逢中国农历壬寅虎年,小编收罗了史前至明清时期的各类虎文物,从文物阐释虎与民族精神、民生岁时的关系,讲述虎在文物中的不同演绎。

老虎凶猛威严却招人喜爱,与有关老虎的文物比比皆是,金器、丝织品、铜镜、银器、玉器、壁画等文物中时常可见到老虎威猛的身影。

老虎的凶猛和顽强一直为人们所推崇,虎图腾崇拜在古代很普遍,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上,虎形的图案比比皆是。

图片

虎饰匕形器 商

图片

虎头匜 春秋

图片

虎形灶 春秋

灶体呈虎头状,双目圆睁,两侧有用于提携的提链,灶门似大张的虎口,顶部有圆形灶眼,灶眼内置釜,釜上套甑,灶眼后有圆形的烟筒,为虎尾。

图片

赵卿鸟尊 春秋

鸟背设盖,上有虎形提梁,盖以链条与提梁相连。

图片

匏壶 春秋

壶颈长而侧倾于一侧,鼓腹上有一虎形鋬,虎口衔一环,有链条与盖鸟尾连接。

图片

虎鹰互搏銎内戈 春秋

銎上部与内上立雕一猛虎擒扼雄鹰,虎昂首张口,曲身卷尾,前爪抓住鹰尾,后爪扼住鹰头,鹰则伸颈翘尾,奋力搏杀,构成一幅紧张激烈、栩栩如生的虎鹰搏击图。

图片

刖人守囿车 西周

整个器物共有猴、虎、鸟等14个动物,形象刻画了西周贵族“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

中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民们铸造青铜智慧闪耀、令人惊叹!尤其与“礼乐制度”相结合,将青铜铸造及其文化内涵推向高潮,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陶范铸造技术是中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主要特点。陶范以泥为料,经雕刻、阴干、烘烤等工序,形成模、范、芯等,成为青铜器浇铸的母体。“模范”一词即从此而来。

图片

虎头陶模

图片

虎形陶模

图片

玉螭虎玉剑彘 汉

图片

胡傅温酒樽 汉

腹部饰上下两层浮雕动物纹,有虎、羊、骆驼、牛、猴和龙、凤等神异动物十余种。

图片

四神铜炉 西汉

炉身镂空铸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

图片

虎羊头铜牌件 西汉

图片

北朝忻州九原岗壁画 

骑马引弓反身射虎

图片

北朝 忻州九原岗壁画“狩猎图”局部

图片

司马金龙石雕棺床上持钹的童子与回首行走的虎  北魏图片

司马金龙石雕棺床上的猛虎  北魏

图片

三彩虎枕  金

图片

图片

黄釉褐彩花卉纹卧虎枕  金

图片

灵宝天尊骑虎说经像  明清

虎的神话、虎的故事,在全国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传。在作为崇拜对象之外,虎更是作为民间世代相传的“吉祥物”而存在。毫无疑问,虎在中国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片

虎头帽

图片

虎头鞋

千百年来,国人素仰虎的勇敢、威仪,崇虎、尊虎、爱虎,并将虎列入“十二生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中处处可见虎元素,寄托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