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阿嬷,是我家莆田的亲家母,也就是我两个小孙女天天亲热叫唤阿嬷的外婆。
莆田阿嬷很疼爱这两个宝贝,她常住我家,和我们共同照管她们。在与她和谐相处中,让我真切地见识到莆田妇女勤劳节俭、纯朴厚道的美德。
那年正月里,年味还没散尽,我的大孙女出生了。莆田的亲家母闻讯后,就急匆匆地背大包提小包赶来我家,看望坐月子的女儿和刚出生的小囡。我老伴见她到来,先兴冲冲地向她报告母女平安,接着笑嘻嘻地煮碗“双杯蛋”礼待她。煮“双杯蛋”很简单,仅用一碗红糖水煮两粒鸡蛋,却是当地庆生的庄重礼俗。亲家母吃过“双杯蛋”后,连忙从小包袋中,掏出一团又一团红彤彤的糍粑分给我们尝,说:“这是我们莆田乡村的红团,中间包着赤豆馅,正月里走亲访友送红团吃红团,祝福大家一年到头,红红火火走好运!”我望着桌上一颗颗圆鼓鼓的红团,瞬间,感到莆田乡间喜庆的年俗已悄然融入我家了。
莆田的亲家母很勤快,脾性又随和。她住下后,家中的粗活细活都动手忙活;我们请有月嫂,本是月嫂分内的事,她也插手分担。坐月子的人和小婴儿换洗的衣物多,她常默不作声地抱去清洗,月嫂见了过意不去,要拦阻她,她笑着宽慰月嫂说:“这是我们女人随手活,你做我做都一样嘛!”
莆田亲家母用水很节约,她洗小量的衣物从不动用洗衣机,都是放在木盆中搓洗。我老伴多次与她抢洗衣物,又劝她使用洗衣机,她应说,洗衣机桶太浪费水。莆田盛产南方水果,举目皆是龙眼树、枇杷树、荔枝树,她从小参加农事劳动,对水有别样的情结,她又说,果树开花时,一棵树多浇一瓢水,就多结一串果实。
亲家母生活简朴,饮食清淡,吃家常便饭很适应。有时,我老伴想添加几样菜增强营养,征询她,吃什么好?她总是摇头,说:“我们乡间人,常年喜欢吃稀饭、菜饭、炒米粉,很少人讲进补,活到八九十岁的人多着呢。”
亲家母衣着单纯。晚间闲暇时,我老伴邀她上街逛商店,想给她挑几件时尚新衣,可她对服装店不感兴趣,只喜欢走进布鞋店。她说,她从小光脚丫下田上山劳动,踩烂泥,硌碎石,脚板磨得梆硬,脚趾头却变了形,过年节买新鞋,很难挑到一双适脚的。她感叹道,现在,种田人有福气啰,田园果林整治得像公园花园,道宽路平,下地干农活可以穿鞋袜,使用新农机新农具操作,快活啊!
莆田阿嬷和我老伴投缘,两人无话不说,她夸两女儿孝顺,常为她报名参加旅游团出外旅游。她游玩过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名胜风景区,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北京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