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台生活圈
标题图
厦门两会进行时 | 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一)
2022-01-08 11:40 厦门市总商会 ▪ 商汇

厦门进入“两会时间”,新一届代表委员齐聚一堂,来自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声音备受关注,激发共鸣。


图片

邹剑寒

厦门市人大代表

厦门市总商会监事长

奥佳华集团董事长

疫情防控下的两会全封闭召开,严谨、高效,大家热情饱满。政府工作报告给大家描绘了未来五年厦门更高、更快的发展蓝图,充满干事的热情和朝气,我们民营企业也充满了期待和抢抓机遇的干劲!
今年我主要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角度建言:一是加强政企互动。每年组织一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建立市领导与民营企业家谈心谈话制度,相关部门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多走访多交流,及时抒困解难;二是帮助解决人才问题。人才问题已成制约很多民企发展的瓶颈,企业的人才也是城市的人才,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更多有效政策,帮助企业引进、留住人才;三是平等对待国企民企。消除待遇差别,例如各类项目招投标方面给予民企更多机会,可与国企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助力城市发展;四是出台更多惠企政策。从税收优惠、用地、金融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助力民企发展,加强政策解读和说明,理顺审批机制,打破政策兑现“玻璃门”,打通从“有政策”到“兑现政策”的路径。

图片

蔡艺卓

厦门市人大代表

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

欧芭商贸(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炼实在、鼓舞人心,概括起来就是站位高、理念新、品牌特。作为企业经济界的代表,我们对政府的工作成绩予以点赞,对工作规划充满信心,其中关于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办好企业家日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举措部署,令我尤感振奋。

此次参会我提四点个人建议,希望今后工作能够考虑“四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加大国际海洋中心城市和厦漳泉都市圈的争创报批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继续弘扬特区精神;三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重点扶持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相对于制造业和外贸业,厦门的旅游和其他服务业受疫情影响的冲击更大,活下去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今年第一愿望,建议市领导多到企业走访,实地调研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出台纾困政策,在政策扶持、信贷、税收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渡过难关。


图片

曾建华

厦门市政协委员
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
厦门伟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全面覆盖各项领域,特别是4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值得点赞;对未来五年发展做了清晰规划,值得期待。新职责,新担当,新征程。就任市政协委员,既是一份荣誉与鞭策,更意味着使命与担当。我一定不负组织的信任与重托,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紧紧跟随市委市政府的未来工作部署,为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心尽力,勇毅前行!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建言:一是加大奖励政策引进高级人才、留住高级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建议成立“厦门市人才发展中心”,打造一个集人才引进、人才孵化、人才储备等大型综合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二是希望出台更多有效激励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往“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完善“专精特新”培育库,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集聚等;三是有效“以商引商”,拓宽招商引资途径。更加重视支持已落户厦门的众多优质企业,激励本土民营企业家成为“招商大使”,为厦门代言,一定事半功倍;同时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及异地商会在“以商引商”的平台作用,利用其“承上启下”“合纵连横”的重要功能,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图片

李  莉
厦门市政协委员
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
厦门融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第一次参加“两会,与代表委员们齐聚在庄严的会堂,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神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今年我将从促进消费增长、老城区传统商圈有机更新等方面进行建言。作为厦门核心商圈,中山路商圈吸引着众多游客。近年来由于街区店铺产权分散、租金高昂,缺乏有效业态控制标准,商业业态同质化严重,发展遇到瓶颈,历史风貌完整性也受到破坏,亟待整体布局规划和系统性提升,为此建议:一是对中华片区进行整体商业布局及规划。充分开放中山路主街上的公共空间,辅街可规划特色主题街区,结合线上营销,打造网红街区,为优质品牌及特色活动提供曝光渠道扶持。此外,希望政府对商户实际经营难点给予引导及政策支持。建议在后续城市规划时加强博物馆、科技馆、大型游乐项目等城市配套;简化目前广告位申请及审核的复杂流程;政策支持零售行业解决招聘难问题;建议夜间时段开放路面停车等。

图片

汪卫东
厦门市政协委员
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
厦门伟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市各条战线市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为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我感到十分振奋。回顾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发展、城市发展和企业个人发展同频相吸、共生共荣的时代脉搏。作为政协委员,更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四个一线”的责任担当。在新的起点上,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积极投身特区建设,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主要围绕“厦门智慧交通建设提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建言献策,建议以“国内最优水平”为指引,以“解决痛点、实用实效”为导向,通过对岛内交通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制定岛内交通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四预,四全,三统一”为理念,即路况预测、诱导预告、拥堵预警、事件预案;全场景诱导、全路径疏导、全媒介引导、全低碳倡导;统一数据中枢、统一信控平台、统一诱导发布。通过构建“感知+诱导+管控”一体化平台,缓解四桥两隧进出岛拥堵的现状,达到“五个最优”,努力实现感知全、监测准、管控细、诱导块、评价优的“五大提升”。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