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印度的纱朋等各国的传统服装,在各种重大礼仪上展示着其国家的文化魅力。
东南亚地处热带亚热带,自然风光绮丽色彩丰富,所以东南亚人的服饰喜好五彩斑斓、色彩鲜艳的服装。如,马来西亚的时装,色块鲜明,颜色五颜六色,热情奔放,犹如彩蝶般艳丽;泰国服装,清新优雅,充满阳光沙滩气息和情调;而印度尼西亚服装高雅华丽,花纹美丽;越南服装,则讲究颜色艳丽大方,做工精巧,服装上的刺绣,备案拼线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泰国
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我国的灯笼裤。
女筒裙是泰国女子下装。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的影响,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青年人中穿西裤和衬衣的已相当普遍。城市里的男士惯于穿制服、西装,大多数场合可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女士则喜欢穿西服裙,西服裙一般裁剪得十分合体,紧紧围于臀部。
当然,泰国是一个以佛教文明的国家,在泰国,僧侣到处可见,满街的黄色僧衣也可谓是一道风景。
代表性服饰:纱笼、泰丝
菲律宾
菲律宾男士穿的服装各叫“巴隆”,白色,可长袖可短袖,两边腰开点岔,腰部略窄,前面有二个大口袋。胸前二边各有一条织出来的垂直白色花纹,这是菲律宾的礼服。菲律宾女士穿西式裙子,也有穿民族服装叫“马隆”。“马隆”是条宽长的布,在身上围好后,布的末端可搭过肩,并可以变化出许多的花样。
菲律宾服装设计师保罗·卡布拉尔
菲律宾还有一种服装叫菠萝服。是用菠萝叶制成的一种透衣性好,不缩水又便于洗涤的衣服,在喜庆的日子里,都爱穿菠萝服。
代表性服饰:面料为丝质的国服——巴隆
菲律宾男子的国服叫“巴隆他加禄”衬衣。这是一种丝质紧身衬衣,长可及臀,领口如同一般可以扎领带的衬衫,长袖,袖口如同西服上装。前领口直到下襟两侧,都有抽丝镂空图案,花纹各异,颇为大方。
印度尼西亚
说到印尼服装,也许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印尼的国服巴迪克,然而就是巴迪克也有不同风格。内陆巴迪克以大地色系为主色调,如黑色、棕色或深棕色,相对的沿海巴迪克因海上贸易需要,不论在设计、颜色或花色上更加具有异域风格,颜色更加明亮鲜艳,还有如凤凰、祥龙、莲花等图案。
男士在办公时,通常穿长裤、白衬衫并打领带。长袖蜡染衫在多数正式场合都可以穿;女性在办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并避免色彩过于鲜艳。
在多数正式场合,比较合适的是穿午后礼服或夜礼服。如果在私宅吃晚饭,可穿短袖外套、裙子或礼服;如果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如果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而且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
代表性服饰:国服巴迪克、可巴雅
越南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衣着服饰也各有特点,男士服饰如岱族、芒族、傣族、侬族等差异很小,惟女士穿戴仍保持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如,傣族妇女,常穿钉有二排蝴蝶形银质纽扣的对襟有袖短上衣,在裙边编织些雅而不俗的纹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我们常说的越南传统服饰,其实是指在越南境内占多数人口的越族(京族)服饰。阮朝以前越南人的日常服饰,尤其是平民阶层的日常服饰,较多的受到当时中国的影响,在中国清代以前,越南人的日常服饰多为类似汉服常服的样式,并加入了一些本国服饰的元素,包括奥黛、四身袄等民间日常服装。
代表性服饰:奥黛
奥黛是越南女性独特的传统服饰,常以丝绸类质料轻盈软薄的布料裁剪,款式类似中国旗袍,高领、窄袖,上部贴身,但两侧自腰部即开衩,下摆舒展,配同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宽松长裤,不论蹲、坐、骑车都很方便,现已成为越南国服。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民族特色的服饰称为“巴迪”,称为马来西亚国服。“巴迪”的设计优美,图案繁多,上衣图案讲究对称。质地不同,有的用蜡染布制成,有的用丝绸作原料,大都宽大薄而凉爽。“巴迪”有长袖、短袖。出席晚宴穿长袖。而马来西亚妇女服饰分上衣和沙笼(简裙),上衣宽袖长,衣身长过臀部。
纱笼十分宽大,长达足踝,马来西亚妇女穿传统服装时,头披一条薄薄的艳丽纱巾,纱巾垂至肩膀或胸前。马来西亚服装造型设计具有浓厚的民族情调。
代表性服饰:国服巴迪
巴迪服,马来西亚的国服,是一种由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没有衣领,袖子十分肥大,质地薄而凉爽,可以在各种场合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