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标题图
遇见“福”气,带您探寻榕城街巷中的“福”
2022-01-06 15:26 海峡都市报

福建“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1月1日起开启线上报名通道,活动旨在推动福建“福”文化产品设计与开发,讲好福建故事,丰富福建文化旅游产品市场,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海都记者走门入户、走街串巷,带着大家一起来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福”文化。第一站,我们顺着脚下的路,寻找通达四方的“福”。

福州不少路名中,都有“福”这个字。通过地图软件搜索,福寿巷、福中路、福飞路、福屿路、保福路、福马路……单单福州市区就有十多条带“福”的道路街巷,可谓出门见“福”。随着城市变迁,有些街巷在地貌上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地名缘何而来已无据可查,但其中寄托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随着地名保留了下来。

通往寻福之道的保福路

洪山镇有一条全长1公里的保福路,这条宽约7米的路虽然不起眼,却是福道项目的重要路段。提升改造后,保福路连接起金牛山福道梅峰山地公园入口与福山郊野公园红叶谷入口,经由它,才真正串起“双福环线”。如今,许多市民通过保福路,走上美丽的“福道”,踏上寻福之路。

保福路

保福路与福山郊野公园通联

保福路位于保福村保福山南麓,此处还有一座古寺保福寺,推测保福路也因此得名。保福寺全称隆寿保福寺,据《闽都记》记载,保福寺初名唐安寺,始建于南朝陈天嘉二年(561年),明洪武年间重建,更名为“隆寿保福”。

保福寺

保福寺

寺中的慧心师父告诉记者,古书中关于保福寺的记载不多,只有《闽都记》、《三山志》、《福州府志万历本》等中有简短的记载,“保福”寓意已不可考。“以保福作为名称的寺庙并不少见,从古书记载中可以得知三坊七巷曾有一座保福寺,如今在连江县也有一座千年古刹保福寺。”

慧心师父说,保福村的村民们对保福寺有着很深的情感,寺内还有一尊齐天大圣的塑像。村民们如今即便已迁入保福公寓,但节庆时仍会在保福寺举办活动,祈愿生活平安顺遂。

“福”泽千户的福寿巷

温泉公园旁,有一条短短的路名叫福寿巷。在福寿巷两侧,现有小区11个,共33栋,福寿花园、福寿巷13号院、福寿巷15号小区等小区都与福寿巷共沾“福气”,这里的1164户居民,抬头即见“福”。

福寿巷

福寿巷位于温泉小学旁,下午放学时分,记者来到福寿巷,背着书包放学的学生,路边等待的家长,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话语声、笑闹声、喇叭声交杂一片。记者路遇一位已在此居住了30多年的陈奶奶,询问小巷名称来历。陈奶奶笑说,福寿巷原来叫福寿弄,只是一条窄窄的小路,小车都无法错车通过,拓宽改造后,才成了如今的模样,“我住在这儿的时候就已经叫福寿弄了”。

福寿巷道路两侧,榕树成荫

这两年,鼓楼区对福寿巷沿线多个小区进行了拆墙透绿及老旧小区改造,如今福寿巷两侧绿树掩映,街边的通透式围墙上爬满了花卉藤蔓。透过通透的围墙,福寿巷的福气浸入民居,传递到每家每户中。

福州还有许多带“福”字的街巷,比如连接福州市区与马尾的福马路,美食遍地的福屿路等,更多的福气地名,等着你去遇见。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