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评论送茶)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 | 陈继勇:茶人血脉,澎湃不息!
2021-12-28 12:34 茶道传媒

图片

开栏语

碧水丹山,孕育奇茗。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他们,是一群有手艺、有思想、有梦想的青年。

或生于制茶世家,或因爱茶半路出家。尽管出身不同,却殊途同归:传承古老技艺,追求精益求精。

也许,他们很平凡,却拒绝平庸,更拒绝“躺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图片

人物名片:陈继勇,1977年生,武夷山宣夷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级评茶技师、高级茶园管理师、十佳制茶大师。

代表作:玉井留香

“如何让武夷岩茶走得更远?应当保持传统而必要的规矩。”——陈继勇

陈继勇,师从“商品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在20多年的事茶生涯中,他从摇摆、懈怠到深爱,宛若一枚青叶在经历“死去活来”后华丽转身……

“他的目光,最是难忘”

茶香满溢的孩提、茶厂车间中走过的青春,这是陈继勇对茶最初的记忆。

他的父亲是武夷山茶科所最早一批职工,他的姑父是国家级“非遗”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商品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在外人看来,他对于“茶”的情愫应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如同一片青叶要“死去活来”地经历一道道工序才可能酝酿出“岩骨花香”一样,他走上事茶之路前也曾有过反复与挣扎。

或许是看厌了繁琐的制茶工序,或许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年轻的陈继勇对制茶行业提不起兴趣、甚至一度抵触。但,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深埋在这个年轻人血脉中的“茶人因子”开始翻腾了。

image.png

1998年,陈继勇进入在武夷山茶圈享有盛名的北斗岩茶研究所,拜在陈德华门下学做茶。北斗岩茶研究所由陈德华创立,是一个人才汇聚之地。

在这里,他有幸与多位老茶师产生交集,并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习得了不少制茶技艺。尤其在提起他的师父——陈德华时,他总是倍感自豪。

图片

1999年,陈继勇还是一个入行不足2年的毛头小伙。做青的过程,枯燥、漫长且艰辛,不免心浮气躁,有所懈怠。

几轮摇青静置,做青结束时已是凌晨一点,他已是疲惫不堪,便想趁着陈老睡下时用机器做茶,偷个懒。孰料,待他醒来,走回车间时,陈老已经在那里等他了。虽然陈老并没有批评他,依然和颜悦色,但他深感惭愧。从此,他再也不敢偷懒。

在往后的事茶道路上,不论碰上多么煎熬的时刻,他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这一幕。每每想起陈老的目光,他就会立刻精神振作起来。

图片

“传统不等于落后”

北斗岩茶研究所的时光,他不只是学习制茶技艺,还是磨练心性。数载沉潜,昔日的毛头小伙变得沉稳干练。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对茶的热爱也在不断升温。守艺,对他来说,意味着责任。

如何实现标准化?这是包括武夷岩茶在内的全行业都在深思的课题。“传统的东西不等于落后,也不能把落后的东西当成传统。”陈德华曾这样说。“应坚持传统,保留必要的规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图片

其实,所谓“传统”是经过时间证明而保留至今的。武夷岩茶,之所以能深得许多爱茶人的亲爱,正是因为它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对每道工序的严格把控。

譬如,对武夷岩茶品质塑造至关重要的烘焙工序。按传统制法,采用炭焙,每轮烘焙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两焙次之间应间隔28天。同时,强调应遵循古法,即“急火先冲(编者按:冲,即烘焙)、文火慢炖、盖面保香”,以保证茶叶的内质。

图片

在他看来,“耐心”是成就一杯好茶的关键,不应一味迎合市场对新茶的追逐而简化工序,抢“鲜”上市。他所追求的是:不论经历多少时间的风霜,人们捧起的仍是那口熟悉的味道,那是传承的味道。

如何才算得上一泡好岩茶?“甜度好、茶汤清透澄亮是好茶的共性,而一杯好的岩茶也并非是许多人印象中的‘苦涩’,而是‘温润’的。”他说。

比如,“牛肉”产于坑涧,其品质特点是香气细幽,口感绵柔,不应仅仅只是霸气。“马肉”则以香气张扬见长,并随着树龄增长,口感也变得越来越绵柔。

“做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玉井留香”是陈继勇的得意之作。

作为一款近年来被直播带起来的“网红”“花名”(注:武夷山的茶树品种多达800种,故称“花名”),“玉井留香”,光听名字,就富有诗意,香气也富有层次感:初泡时,花香扑鼻,五六泡后则化作一缕竹本清香。

虽是“网红”,陈继勇并没有被市场消费的猎奇心理所左右,仍是严格地遵循传统去呈现茶的本真之味。

图片

沸水冲淋,紧结的条索渐展,金黄透亮的茶色和馥郁的花香一起时荡漾开来。

细啜,满腔温柔,喉吻爽润,韵味绵长。恍然间,犹至山野花丛嬉游。五泡后,再嗅其香,花香犹存,竹香渐浓,余晖落竹林、清泉石上流的图画在眼前徐徐展开。他用作品为“一杯好岩茶”做了最好的注解。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将是社会的主旋律,而‘天价茶’的存在最终只会成为束缚茶业发展的沉重‘镣铐’,合理的价格、稳定的库存才能让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他说。

图片

同时,他也从不固步自封。他不止满足于小圈子里的认可,而是满怀热爱地奔跑在学茶的道路上,学无止境。

“不应为做茶而做茶。”近年来,他专注于学习和钻研制茶技能的提升,辗转于各地举办的各类茶叶赛事,备考各项涉茶职业资格证书。

经历了从摇摆、懈怠再到深爱的转变,如今他更多地是在思考能给武夷岩茶带来什么,会在这个产业中对下一代形成怎样的示范。

茶人的血脉在他体内澎湃依旧,他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女儿也能够爱上茶,传承父辈们的信念与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茶香人生。

送茶福利

本期我们将送出陈继勇的“玉井留香”品鉴茶礼一份!

图片

在本文下方留言,写出你看完文章的感受,留言不得少于15字。

截止1月4日下午5点,本文留言点赞最多前5位茶友将获得“玉井留香”品鉴茶礼1份!

(奖品一人仅限领一份,不得重复领取噢~)

什么?担心茶礼抢不到?那还不快快加入新闻分享家社群!

活动期间内,在社群里常常会有送茶礼的活动噢!

想要加入社群的,可私聊客服福妞(微信号:fjrbxfj20160808)报出【琅琊榜社群】这个暗号,小福妞自会拉你进群~

有啥不明白的,可以添加微信,咨询小客服福妞噢~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