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
202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CMO)
暨第37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在福建师大附属中学闭幕
获奖名单也随之正式出炉
值得一提的是
这其中
来自厦门一中高三(3)班
宋若曦同学
以111分(总分126分)的高分
全国第24名的好成绩
为福建斩获一枚金牌!
本届COM共559名学生参加,实力强劲,竞争异常激烈。因为今年的参赛选手超过550人,相比于去年增加了近百余人,本届COM:4名学生获得满分,北京团体第一!183枚金牌(前60进入国家集训队)、219枚银牌、142枚铜牌。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是全国中学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数学竞赛,迄今已成功举办36届。大赛不仅承担着选拔和组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队的重任,而且也是中学层面全国最优秀数学选手学习交流的平台。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入选五项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即获得保送入读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资格。
此次比赛,除宋若曦,福建获奖学子中,福建师大附中的卢均鹏和福州三中的林星羽都是高二学生,去年都就参加过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收获一枚金牌,本届比赛再次获得金牌。
卢均鹏去年已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而福州三中的林星羽和此次获得银牌的福建师大附中高二蔡子悦一样,不久前同时入选清华大学2022年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被清华大学求真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据了解,卢均鹏、林星羽和蔡子悦同为福州延安中学2020届初三(16)班同学。
另外,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陈照烨、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毕升和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辜开源各获得1枚金牌。
人物介绍:宋若曦
小学:集美小学 初中:集美中学 高中:厦门一中
宋若曦同学在集美小学毕业后初中就读于集美中学。在数学竞赛的学习中,勤奋上进、自律踏实,他有扎实的基本功,学习有条理、有规划,擅长归纳和总结,在与同学的交流切磋中吸取经验提升水平。
从高一刚入学时,他就坚定地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向省一等奖发起冲击,除了高中课内的数学知识外,他利用课余时间对平面几何、数论、代数和组合四大数学竞赛模块进行了系统地学习,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的进度。在2020年刚进入高二时,他就获得了福建省一等奖的好成绩。考试结束后,他并没有一丝懈怠,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后面一年的竞赛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在2021年由于疫情原因联赛时间推迟,比赛日期迟迟没有公布,漫长的等待并没有磨灭他坚定的意志,既要兼顾高三的总复习,还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属不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再次获得福建省一等奖,并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进入省队。12月22日至23日,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宋若曦同学脱颖而出,斩获国赛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签约保送北京大学。
宋若曦同学感言:
我从初中接触数学竞赛开始就希望能一路把它走到底,进入高中以后,我更是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厦门一中数竞的大家庭,渴望在数学竞赛中大展身手。随着国家的新政策出台,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退竞,我也曾动摇过,彷徨过,幸运的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再一次坚定不移地踏上了数竞这条道路。
在高一年预赛中取得的厦门市顶尖成绩给了我充分的信心,然而,东南赛中仅获得的铜牌给了我当头一棒,紧接着高二年的九月省赛中满怀信心的我只堪堪压线省一,离省队线差了50-60分。得知成绩后,我一度消沉了许久,最后还是在教练和班主任的鼓励下继续前行。
自觉水平不够的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加倍努力,这时,传来了林泽邦学长在CMO中获得金牌的消息,并了解到林学长高二时只获得省三等奖,最终在高三冲进省队取得金牌,这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以他为榜样,我也开始从各种书籍、贴吧、交流群中汲取营养,提高水平,并记了许多笔记。
在厦一,学校和老师给予我的关心,不仅是知识上的指引,更多还有精神上的鼓励。由于突发疫情,今年高三参加省赛时也是一波三折,由于赛事推迟,我当时情绪十分低落,教练老师和家长都很关心我,找我谈心谈话,帮助我调整心态。班主任在了解情况之后,给予我许多鼓励,让我安心备战。
最后备赛的日子里,由于前面几场考试的大起大落,我的心态竟然异常的平和,无论是CMO模拟,省队培训,还是老师指导下参加的全真模拟考,我真的是波澜不惊,考好不喜,考坏不悲。这份心态被我一直带到了CMO,一直到入选国家集训队坐在这里写感言,最后再搬一下学长的话,只有回头看你曾经撒下的泪水和汗水,一直站在你身边的所有人,你才会知道面前那块CMO金牌的重量!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