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基层学校,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提高教研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推动乡村学科教师积极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12月21日,南平市教科院和建阳区普教室组织初中语文、英语、化学、物理和历史等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到挂点乡村校建阳区小湖中学开展“送培、送教”和信息技术2.0下的学科教研活动。
语文学科
上午第二节课,小湖中学语文组长朱贵英老师给八年级学生开设了“表达要得体”作文指导课,朱老师创设生活情境,在具体的语境中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能力,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朱老师巧设生活情境,以学生为主体,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让听课师生如沐春风。
第三节课,南平市初中语文学科指导组成员、南平市学科带头人、南平一中语文老师骆金凤为小湖中学九年级学生开了一堂课题为《古诗词专题复习——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的复习指导课。骆金凤老师针对中考古诗词阅读的考点,梳理了初中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古诗词思想感情的四种常用方法并学以致用,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实用性强。骆老师对初中古诗词情感的全面梳理、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对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对把握古诗词思想感情方法的精准讲解、对古诗词例子的精当选用,既增加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对初中复习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指导作用。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课、议课,并对九年级复习教学的多个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南平市初中语文学科指导组组长张容秀老师对两节课作了详细深入的评析,从观摩课局部的个案联系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理论提升,提出一些语文教学中需要规避的问题,强调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指向性要明确,教学环节要清晰,设计问题要精准,选择例子要精当,创设生活情境,在具体的语境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一课一得”,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鼓励教师要勇于探索作文指导课和专题复习课的教学,针对不同课型,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
英语学科
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英语学科教研员林孝、陈丽老师进入教室,推门听课,聆听了南平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者林聪老师的课,青春靓丽的林老师面带微笑,教态自然地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扎实的英语课。
随后,陈丽老师开设专题讲座《信息化2.0助力英语课堂提质增效》。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课堂效果提质增效。新鲜的教学理念,鲜活的教学案例;温暖人心的语言,让小湖中学参加听课的老师们都有所收获。课后,林孝老师和陈丽老师与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坐在一起评课,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林老师和陈老师的点评,更是让农村中学的老师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本次英语教研活动使大家都收获满满,给英语组的老师们增强了信心。
化学学科
21日上午,专家指导组老师走进课堂,聆听了小湖中学黄前老师的一节常态课《离子》,黄老师的课堂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发现,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逐步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不急不躁循循善诱。
下午,专家指导组和小湖中学化学教研组老师一起观摩了由南平剑津中学陈晓雪执教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本节课是基于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大概念课堂教学。课堂上陈老师设计初识溶液——手绘溶液——再识溶液为框架,以生活情景为指引,实验为手段,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不断反思修正中主动学习,加深对溶液概念的理解,感受化学知识的功能价值。
课后,郑雪珍老师主持了评课活动,开展《创设合理教学情境,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教研,郑老师建议可以将本土特色作为素材与教学融合,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让学生对化学课堂感兴趣主动学习。张联国老师强调要研读教材文本,擅于使用教材,情景设置要有代入感,情感上要让学生感同身受,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陈晓雪老师分享了自己备课的经历以及日常教学中的经验和技巧。教研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气氛轻松愉悦。
物理学科
南平市初中物理学科指导组成员、武夷山三中张振老师为小湖中学初三学生开设一堂题为《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的复习课。张老师先对知识点进行精准梳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课堂上,张老师采用实验复习的方法,利用所带实验仪器,对近年中考相关题型进行高效分析和讲解。张老师采用幽默风趣的比喻讲解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使学生印象深刻。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课堂反响激烈,是一堂让学生有高收货的课堂。
课后,南平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王命林、林颋炜、余培明和建阳区物理教研员卢慧华以及小湖中学全体物理老师一起参加评课、议课。首先,王命林老师对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如何基于课堂把信息技术2.0落实到实处进行交流研讨。其后,小湖中学江副校长对学生的物理学情做简要介绍,同时对张老师这堂课进行中肯点评。最后,林颋炜老师结合张老师这节复习课和南平市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对物理复习课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交流。林老师建议讲、练、评相结合,从联系中发现问题,寻求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希望老师们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复习课也不能脱离物理学科的本真。
历史学科
南平市初中历史学科指导组成员、建阳三中詹云华老师执教《内战爆发》一课,以《战斗进行曲》创设情境,引入解放战争的单元教学主题。本课有效运用了信息技术2.0教学手段,通过歌曲、视频、史料、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了解重庆谈判,并深层次探究和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在评课交流环节,南平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陈玉銮和丁玉婷老师,了解了小湖中学的历史教学情况,尤其是毕业班复习备考进度,针对农村校存在的薄弱问题,指出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的重要性。陈玉銮老师高度赞扬了詹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也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此次教学教研活动,以送教、讲座、评课、互动研讨的交流方式展开教学研讨,让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用、智慧共生、成果共享、共同提高的效果,实现了“挂点相连助成长,精准指导促提升”的目的,对中学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专业成长,增进教学工作交流与指导,进一步提高我市初中教学的有效性,全力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