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22日讯 (记者 李妙珠)12月20日白天到21日15时,漳州气象部门在长泰、龙海、龙文、云霄、诏安、南靖、平和、漳浦、华安等县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42次,其中火箭弹增雨14场次,发射火箭弹32枚,烟条作业28场次,燃烧增雨烟条46根,一场场酣畅淋漓的雨有效缓解了漳州大地之渴。
2021年1月1日到12月20日,漳州市平均降水量1036.5毫米,比历史同期(1612.3毫米)偏少(575.8毫米)35.7%, 其中东山县降水只有709.5毫米,比历史同期(1285.8毫米)偏少44.8%。全市出现了历史少见的春夏秋冬连旱。
今年,漳州大地很“渴”,而 “向天要水” ,比想象中更难,因为人工影响天气不等于“呼风唤雨”,它是影响天气而非创造天气。
据气象部门预测,12月20日~21日受冷空气和台风“雷伊”东北侧倒槽影响,漳州市将有一次天气过程,有利于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漳州市气象局快速响应,于12月20日9时40分起启动人工影响天气(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全市8支火箭弹作业队伍和13个地面烟炉作业点随时待命。
据统计,12月20日白天到21日上午,漳州市普降中雨到大雨,部分乡镇暴雨,全市共有172个自动站超过25毫米,其中21个自动站超过50毫米,以南靖奎洋镇霞峰村69.4毫米为最大。此次人工增雨有效缓解了旱情,有利于增加生态水源涵养、改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