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白琳中心小学承办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百灵”乡村少年宫项目,学校因地制宜,结合有特色的乡土文化,相继开设鱼灯、茶艺等特色课程,为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鱼灯咯……学生们在老师的精心教学下,有板有眼地举起各式各样的鱼环绕着“龙珠”翩翩游动,一招一式彰显着灵活有趣。鱼灯社团是众多社团中的一个,每次排练总能吸引眼球。
白琳中心小学将传统鱼灯引入校园,通过社团教学形式,邀请翁江鱼灯传承人柳德金到校园授课,开设手工制作鱼灯的活动课程,还在传统的鱼灯上进行改良,融合了音乐、美术、现代舞进行创意编排,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鱼灯项目借助STEAM理念,进行跨界融合,实行全科教学,对厚植家国情怀、做有根的教育,注重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个人素养,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白琳中心小学校长叶传意说道。
白琳镇的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为了传承茶文化,白琳中心小学开设了特色茶艺课程。课程依据以茶育德,以文化人,传承国饮为目标设计了32节课,从茶起源、六类茶、认知茶叶这些内容让学生们从学习茶艺、认知茶叶,加深对祖国的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的认知,在泡茶中学会尊重他人,感恩他人。
“百灵”少年宫丰富的社团活动课,不仅增加了师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把乡土文化引入校园,搬进课堂,把乡土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主要是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做有根的教育。”白琳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周孝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