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或许很难理解,一个公开课的课程设计,厦门能做到如此“兴师动众”——邀请清北的学术专家做项目顾问,协调在厦各大学、华为以及厦高科技企业等26家单位59位专家,结合厦千亿产业链进行专题课程视频制作,把“数字化”的产业前瞻送到全市企业和企业家的眼前。
12月18日上午,由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承办,华为云厦门创新中心、福建省数字经济企业协会等协办的“智能制造新阶段•新特点•新方向”论坛暨产教融合二期课程上线发布会正式召开。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二期课程上线
在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产教融合平台(https://edu.gxj.xm.gov.cn)上线的产教融合二期课程,是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人才课程设计开发项目的组成部分。2021年6月8日,一期课程与“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产教融合平台”同时发布。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内合作办副主任 马盛林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内合作办副主任马盛林围绕“厦门制造业数字化课程设计”进行了解说。
据介绍,课程设计紧扣“产教融合”这一主线,结合了厦门产业实际,邀请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清华大学蔡坚研究员作为项目顾问,组织协调厦门大学、华为、北京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华侨大学以及厦门市高科技企业、厦门市双百人才企业等26家单位优秀研发人才59位——其中包含了国家级人才5位(包括1位973首席科学家、1名973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产业界专家18人(80%以上具有产业前沿技术研发经历)——进行专门的课程拍摄,打造实景沉浸式网络教学空间。
目前,一、二期课程共定制42门课程——制造业数字化共性/技术模块课程22门,新材料产业前沿技术模块、产业洞察模块7门,集成电路产业前沿技术模块3门,机械装备前沿技术模块、管理模块、产业洞察模块10门课程。
马盛林指出,这一课程的设计,将在高校侧,努力打破学科篱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产业侧,面向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前沿技术、系统化知识、视角开阔等支撑,以系统性建成数字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让课程的开发更贴近产业需求,指导平台在线下还成立专业运营团队,实现行业课程推广、产学需求与能力对接、人才生态建设全部采用“线上平台支撑、线下专业团队运营”的模式推进,有效助力厦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大白科技首席战略官/创始人 福建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林凯
A1零食研究所联合创始人 总经理 何正仁
蝉妈妈&蝉大师创始人兼CEO 邢东进
“工业4.0未来工厂”首席工程师 聚鲶
厦门市双百计划引进人才 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成员 卡伦特科技有限公司 陈健
论坛还邀请了大白科技、A1零食研究所、蝉妈妈、聚鲶工业科技、卡伦特科技等主讲嘉宾,围绕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时代厦门本土企业品牌创新之路、新媒体数据的分析与转化、如何破解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智能时代下新工具如何为制造企业赋能等话题,与厦门制造业企业家们共同探讨制造与智造的进化与升级。
一个被寄予重托的数字化人才课程开发项目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记者看到,厦门各企业代表踊跃与会,现场一座难求。为何一场发布会有如此热度?
“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这个是观念和思想的问题。”厦门市工信局副局长邓建华说,厦门企业正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他指出,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中不断进化出新阶段、涌现新特点,需要企业把握住新方向。
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大潮下,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数字+制造业”产业生态圈,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显示,厦门全国排名第14位,落后于宁波、青岛、苏州、杭州。
如何结合厦门产业优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厦门市清楚地看到,在各种产业配套、政策引导之外,关键的着力点是人才,不仅是引进人才,更要着重建设在地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0年12月起,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启动面向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人才课程设计开发(第一期、第二期)项目。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发,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征程——它承载着使命:打通学术界与产业界,让产业需求和科研方向能相互理解、无缝沟通;要让科研成果与生产转化达成顺滑曲线;要让前瞻、系统、跨学科的培训体系成型,助力数字化人才快速出圈。
福建国科信息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华为有限公司承担了这一个项目的编制工作。
项目组邀请IBM公司资深顾问,先后调研1299家公司,16所厦门本地院校,开展30余场交流与访谈,制订出数字化人才层次与结构体系、课程开发指导原则以及通过数字化“课程-平台-生态”打造厦门智造城市名片的路径。
同时,厦门市工信局联合厦门大学国内合作办等,组织10余场累计400人参与的“走进厦大实验室”、“走进厦门企业”、“走进成都企业”等产教融合调研活动,指导完成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人才课程开发项目(一期、二期),并推出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产教融合平台(https://edu.gxj.xm.gov.cn),进一步为企业和院校进行数字化赋能。
如果说,一期课程是奠定了行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基础,二期则是在搭建人才体系平台,“未来,我们要建设维护人才体系生态,为厦门成为全球智能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而努力。”厦门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