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勿忘国耻!将"南京大屠杀"主犯送上断头台的法官出自福州三坊七巷!
2021-12-13 15:39 闽声传媒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  

今天是 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图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正义的审判官叶在增

把"南京大屠杀"主犯送上断头台

位于三坊七巷南后街的叶氏家族是福州著名的科举世家,曾创造“六子登科”“五世八翰林”的辉煌,被誉为“世翰林”。

叶氏后人不仅文人辈出,也培育出爱国志士,其中出任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案的法官叶在增就是叶氏后裔。

图片

▲福建省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叶氏故居)

叶在增,1912年出生于三坊七巷文儒坊,1934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叶在增到九江法院任书记官。

图片

▲叶在增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叶在增投笔从戎,时任江西保安团第十一团第二大队第五中队政治指导员。

1938年7月20日,日寇进攻九江城,叶在增与其战友奋起抗击。九江沦陷后,叶在增与部队撤至岷山,继续以游击战方式抗击日寇。

图片

▲1947年2月7日《中央日报》刊登了谷寿夫受审的消息。

1945年12月,随着国民政府成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中国战区的战犯进行审判,法庭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审判长、审判官、书记员、证人等相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叶在增因精通法律,是司法界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又是参加过抗战的现役巨人,富有正义感,被选入了审判法官阵容,同时被国民政府授予上校军衔。

图片

▲叶在增(右一)等人在中华门挖掘“万人坑”后合影

“这是一次世纪大审判。能为30万死难同胞开庭审判战犯,是我一生最荣幸的事。”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有机会亲身参与审判日本战犯,叶在增心情非常激动。

开庭前,叶在增从调查取证着手,察看了多处屠杀现场遗址,开了20多个调查庭,找寻到一千多名中外证人。为了搜集日本战犯的罪证,他在南京奔波了两三个月。

图片

▲南京大屠杀的头号犯人谷寿夫

1947年2月6日,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中山路励志社礼堂(现中山东路307号)公审战犯谷寿夫。

法庭上,面对指证,谷寿夫依然不认罪,叶在增举起手中的一本《南京安全区档案》批驳,还命法警抬出两个麻袋,从中取出一具具人头骨,摆放在离谷寿夫3步远的桌上,此情此景,触目惊心。面对白骨,谷寿夫终于哑口无言。

审判结束,叶在增亲自拟定判决书,咬牙含泪书写6000多字。

图片
▲叶在增(左)在审判日本战犯的法庭上

3月10日,南京军事法庭对战犯谷寿夫进行了宣判。也正是在这份判决书中,确定了日军在南京屠杀30万同胞这一数字。

图片
▲审判谷寿夫时,南京市民聚集在法庭外聆听

图片
▲谷寿夫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接受审讯

图片
▲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被押赴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

叶在增通过公正审理,将战犯绳之以法,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还整个人类以尊严。

此时此刻,我们铭记历史,谨以此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

铭记历史

愿世界和平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