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1月28日讯(通讯员 曾雅燕/文 李翔/图)连日来,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涵江区段)现场一派施工繁忙景象。
趁着晴好天气,工人们身穿下水裤,沿着海堤滩涂,开足马力、有条不紊地种下一棵棵满载“生态希望”的红树林苗。
俯瞰木兰溪入海口左岸的涵江段,海风拂过水面,成片的“绿意”争相摇摆,一道生机盎然的蓝色海湾风光映入眼帘。
“种植红树林前,我们通过‘物理+生物’的方法清理了19万㎡互花米草,避免种植区域的生态稳定性受影响。”该项目负责人陈清峰介绍,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海中森林”等美称,其生态系统对滨海湿地修复、维持生物多样、海岸环境安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红树林种植面积共30多万㎡,分布在红树林修复区域、海岸线滩涂区及科普区等,经过较长时间的生长后,将成长为“高颜值”的连片面积红树林带,为蓝色海湾增添浓浓绿意,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海上栈道将成为蓝色海湾生态游新风景线
据悉,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涵江区段)主要由海堤生态化改造、退养还滩、滨海湿地修复、滨海湿地配套四个工程组成,用地总面积为120万㎡。项目重点突出滨海湿地修复,通过退养还滩、红树林湿地修复、黑脸琵鹭栖息地保育修复、科普教育建设等,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水经济六大体系,统筹推进,构建和长效维护滨海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改善木兰溪入海口人居环境,让木兰溪入海口尽显生态之美。
海上栈道成为蓝色海湾生态游新风景线
为实现生态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赢”,该项目依托红树林修复工程,配套建设了临江路便道、生态停车场、观鸟屋/亭、栈道及步道等,不仅为游客及附近居民近距离亲近、体验木兰溪湿地风光提供便利,也促进了蓝色海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扫尾攻坚阶段,预计11月底可基本完工。下一步涵江区将持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科学统筹,对项目进行再优化、再升级,着力打造莆田蓝色海湾木兰溪生态修复涵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