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一定要牢记“车靠边、快警示、人撤离、即报警”十二字警句。除了按常规方法采取必要措施外,驾驶人还必须具备对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
同样是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因为驾驶人处置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一个是高速交警都为他点赞,一个是一念之间与亲人阴阳相隔。
10月15日,浙江杭州S14杭长宜高速杭州方向鱼石岭隧道内,一辆小车行驶到隧道内时,车辆发生故障,车辆失去动力,驾驶人利用惯性将车停在左侧车道边。因为隧道内没有路肩,右侧车道走的都是大车居多,情况相当危险。随后,驾驶人下车紧急采取有关措施,上演了“教科书式”的安全处置行动,
驾驶人把车停到第一车道后,下车取来隧道边上的反光警示锥桶,迅速从近至远摆放在车子后方(正确操作应该是由远到近),把区域封闭起来实施有效预警。与此同时,车上的妻子和小孩都撤离到旁边步检道上的安全地方。
事后,杭州市公安局高速支队四大队民警,微信视频联系了驾驶人薜某,并为他当时表现竖起了大拇指点赞。正因为他的这种预警处置方式,有效避免了可能更大的损失。
7月17日晚,S9苏台高速台州段前山隧道内,一辆黑色轿车在变道时,刮擦了一辆白色车辆。两车损失轻微,本可以继续行驶,快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再做报警处理。
可他们选择停车查看车况,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停在隧道内——黑色轿车停在第一车道,白色车辆停在第三车道。
事发当晚正值车流高峰,黑色轿车司机冯某开启“双闪”后,带着12岁的女儿下车查看车辆损失,并绕到车后打开后备箱,准备寻找压在行李箱下的三角反光牌。
现场视频显示:第一次刮擦后2分42秒,就在冯某拿到三角反光牌的一瞬间,另一辆白色轿车飞快驶来,冯某被卷入车底,12岁的女儿被撞后摔倒在一边。经医护人员检测,冯某被撞身亡。万幸的是,12岁的女儿没有受到直接碰撞,仅在摔倒时手部擦伤。
莆田高速交警吸取台州隧道事故的惨痛教训,联合高速公司有关部门,在辖区20处40洞隧道中,选择了车流量最大、警情数较多的后角隧道,在隧道左右两侧路肩上,每十米放置一个反光锥筒,以便驾驶人采取紧急处置。
车辆在隧道里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当车辆处于可移动情况下,应第一时间将车辆开出隧道,至就近高速出口作进一步处理,交警会根据隧道内监控视频做出事故认定。
当车辆无法移动的,车上驾乘人员应立即靠隧道壁一侧下车,撤离至路肩安全地带,确保自身安全,并从路肩上行走至车后方150米外。利用反光锥筒由远及近进行摆放,做好后方安全警示,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三角警示牌要放置在方便拿取的位置。摆放过程中,应手持着三角牌,反光面向外,面向来车方向走,同时注意左右的车辆。
近日,邀请莆田电视台对莆田辖区后角隧道现场进行采访。民警介绍了秀永高速公路和后角隧道的特点,并就当车辆在隧道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应对的过程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示。
蜀黍再次提醒各位驾驶人
“车靠边、快警示、人撤离、即报警”
这12个字能保命!
来源:莆田高速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