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漳州
标题图
平和西坑党校成党史教育“网红打卡点”
2021-11-11 11:15 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1讯 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是著名的老区村、山区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两度到坂仔考察,直接指导推动了西坑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坂仔镇以学党史为载体,实施西坑党校提档升级,打造集教育培训、主题党日、红色旅游、党史学习、展馆参观、餐饮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教育实践基地,绘就多彩“网红打卡点”,为坂仔镇群众办了实事、好事。

  一是整合资源亮红色。投入1250多万元,修缮十八起山“红军洞”“地下交通站”“红军守望亭”“红军种植园”等革命遗址,讲好红三团、抗日义勇军、“王涛支队”、“平和独立大队”等红色武装在坂仔战斗故事,同步建设接待中心、展馆教室和研讨图书区、餐饮住宿三大功能区,打造西坑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让红色资源焕发生机,并与林语堂故居、林语堂文化博览园一起成为我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大龙头景点,助推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工作开展。7月份以来,每逢周末,上千名周边地区游客自驾前来游览,拉动了坂仔镇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创新思维添银色。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突出党建引领,利用项目带动,努力破解集体经济增收难题。成立西坑红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运营管理,仅今年8月,先后接待了200多批次、8200多人次参观考察,公司营业额达15.6万元。西坑党校通过租赁甘坑组村民42间平房,期限30年,每年每间租金1500元,每户增收4.5万元,全村增收189万元。鼓励村民就地自销蜜柚、白芽奇兰、果品蜜饯、土蜂蜜等农产品,吸引广大游客购买消费。聘请甘坑4名村民为党校工作人员,每月每人工资收入2500多元。引进镇区本地特色餐厅入驻党校新校区,引导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家菜,咸饭、土猪土鸡、特色青菜等,为游客提供地方传统菜肴、特色菜品、风味小吃等。通过努力,探索出“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旅游运营企业+村委会+合作农户”的乡村产业振兴“西坑模式”。

  三是科技驱动造绿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兴农理念,在西坑党校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打造党建引领科技小院助推农业提质增效现场教学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把“花山溪饮用水源地风险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作为践行为民服务理念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推广运用“科技小院”的“减肥压酸补镁”技术和将施肥圈移到离树干20 至80厘米范围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农户指导卡,将减肥控药、土壤酸化改良和生态果园建设等主要措施清单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有力促进了化肥(用药)减量化、土壤酸化改良等工作落实落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一幅白鹭栖洲、碧水青山的“坂仔画卷”正徐徐展开。

  四是搭建平台铸金色。西坑党校始终把培养一支一批爱农村、懂农村的金色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甘坑组设有3个践行“五点要求”的现场教学点,在坂仔镇区设有产业、人才、文化、生态4个现场教学点,打造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模式。今年4月,平和乡村振兴党建学院成立,西坑党校成为主要教学点,先后有平和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农村建设品质提升现场会、平和县第一期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坂仔镇各支部“党旗耀田间”培训活动等在西坑党校举办,培养了一批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紧紧抓住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契机,由西坑党校牵头,推动特色农产品与电商产业融合,让村民足不出户把蜜柚产品卖向各地,已培育蜜柚营销户36户、电商销售户52户,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价格。同时,通过多途径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如把原来在厦门从事新媒体、兼任厦门平和商会行政秘书的优秀青年请回西坑党校,参与管理运营,有效提升党校管理水平,在村支部换届时,该同志被全村党员选举为村支部委员。

  下步,我镇将推动西坑红色文化景区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实施沿线道路提升、西坑民宿改建、夜间景观亮化、森林慢步道路(二期)、现场教学点、光伏发电等三期项目建设,计划投资3200万元,力争西坑村村财收入突破100万,全力打造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可学习、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践行示范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