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
标题图
福州一男童上课坐不住,喜欢地上打滚…医生:不是调皮,是病!
2021-11-10 10:38 福建卫生报 原创

有人说,养个孩子累不累,

全看老天咋分配。

生了一台永动机,

充电 5分钟,待机1 整天。

老母亲老父亲们不禁在心里呐喊:

为啥娃的精力这么旺盛啊!

图片

更闹心的是

时不时接到学校的“投诉”

上课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跑来跑去,永远安静不过5秒……

如果你家也有这样的“熊孩子”

要警惕了——

他们不是不乖,可能是多动症!

3岁男童上课坐不住,在地上打滚

一查竟是多动症

福州三岁半的小男孩杨杨(化名)是家中第二个孩子,讲话稍晚。今年9月份上了幼儿园小班,老师发现他上课坐不住,不听指令,其他小朋友在上课时,他自己会跑到放玩具的柜子前玩,有时喜欢在地上打滚,排队也只会排一会儿,眼睛东张西望,看到哪里好玩就跑到哪里。

在幼儿园老师的建议下,杨杨妈妈带着孩子前往福州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发育门诊就诊。

经过综合判断,接诊的刘咏秋副主任医师给出诊断,杨杨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型。

“9月份开学以后,该院神经发育门诊接诊的小学一年级以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明显增多。”刘咏秋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经过多项评估和检查,他发现这些孩子规则意识都较差,有的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动症,有的是全面发育迟缓或智力问题,有的有社交问题甚至是孤独症(自闭症)。而这些问题,都与神经发育障碍有关。

另外,也有部分孩子只是因为还不了解小学或幼儿园的规矩,一时不适应学校的要求。

图片

孩子上课老走神,小心多动症!

及时就诊是关键

刘咏秋医生说,多动症较为多见,据国内统计,儿童多动症患病率高达6.26%。

多动症,医学名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和)活动过多、冲动,有的伴有学习困难、社交问题等。60%-80%可持续至青少年期,一半可持续为成人ADHD。

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情况,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神经发育门诊检查:

✦上课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

✦上课坐不住,经常做小动作或摇摆身体;

✦话多、常常在别人问话还没有问完时就抢着回答;

✦在学校里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忙个不停,不懂得排队。

需要提醒的是:

孩子好动并不都是多动症

如果家长高度怀疑

建议带孩子到专业正规医院检查!

图片

发现孩子多动症怎么办?

刘咏秋副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和老师,对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

①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正向关注和鼓励,给予他们学习和交往的自信心,减少孩子因为挫败感而产生新的问题。

②家长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心理行为干预,逐步规范孩子的行为,必要时可借助一些医学手段包括用药加以纠正。

图片

科普多读点

不同时期,注意缺陷多动症表现有哪些不同?

(1)幼年:易受刺激,饮食及睡眠困难。

(2)学龄前早期:玩游戏不按规则进行,不能与人很好合作,喜欢发脾气,有攻击性行为。

(3)上课时间:上课不能坐着,不认真听讲,在下面做小动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经常会丢作业本等。

(4)青少年时期:除学龄期症状外,还可发生攻击性行为,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犯罪行为。

(5)绝经期:常与人发生争吵,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集中精力工作,有些可能被诊断为其他精神疾病。

为什么会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基因因素:父母患有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病,其子女 ADHD的风险也会增加。

生物因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神经递质系统紊乱,细菌与病毒感染,铅中毒,镇静药物等。

生理疾病:头部损伤,甲状腺异常,癫痫。

妊娠因素:早孕感染、中毒、服药、吸烟、饮酒。

社会心理学因素:儿童父母的个性特点、家庭关系不和谐、家长不良嗜好、经济条件和养育方式。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通讯员:陈鹤彬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