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明
标题图
忠诚履职显担当——明溪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侧记
2021-11-09 17:14 新福建

灭火救援、抗洪救灾、交通应急救援……2015年来,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先后荣获“五一先锋号”、“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省部级荣誉,队员叶友宾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好人榜”“福建好人榜”“新时代新三明百名担当作为先进青年”称号,30余人次荣获各级表彰奖励,大队连续5年荣立县“集体三等功”。转制三年来,大队累计出动人员3352人次,抢救和疏散群众268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损失4400余万元。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全体指战员用青春与热血守护明溪平安。

强化训练提升技能

“1、2、3……100,下一组动作——仰卧起坐100个。”11月6日,虽然是周六,但在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室内训练场,20余名消防员集体在做俯卧撑,汗水不住地落在身前的水泥地板。

“转制后,消防员从以灭火救援为主,抢险救援为辅,转变为全灾种、大应急救援。我们从抓体能、强技能入手,严格落实理论知识、实操双提升。”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占伟告诉记者。

为强化技能提升,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持续推进岗位大练兵活动,制定了一套“五个一”(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100下跳绳、100个卧推)训练项目。每天上午,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应急救援理论知识;下午3:00至5:30,集中开展2小时体能训练。其中,“五个一”训练项目是体能训练必修课之一。

“最初那个星期的训练是最难熬的,每天训练2小时后,晚上躺在床上,感觉全身骨头快散架了似的。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哨一响,还得坚持出操。熬过了10天,我们才逐渐适应了。”今年秋季刚入队消防员王权如是告诉记者。

大队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强化业务与技能培训。转隶以后,先后派出外出学习交流60余人次。

今年是周凯入伍的第十个年头,作为一名老消防员,他处处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今年7月份,大队派我参加‘闽动—2021’地震与大型城市综合体跨区域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回来后,我开展了二级培训,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周凯说,在本次赴泉州实战演练中,感受最深的是“全流程、全要素、全力量、全时段”开展实战演练,演练期间,每人携带一个救援包,要实现72小时自给自足,演练为期三天三夜,昼夜不息,每天矿泉水就着压缩饼干。“我们学习了生命迹象搜索、横纵向破拆救援、断崖车辆事故救援和远距离地下纵深灭火救援等技能,这是对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的全方位大考验。尤其是对自我体能的极限挑战。这次训练,让大家受益匪浅。”

针对辖区的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大队邀请县汽车修理厂的师傅到队里举办培训,针对不同车型的构造、性能,讲解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破拆救援方法,并派人深入拆修厂,现场学习破拆操作。

为更好地保障辖区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大队每周都安排针对性应急救援训练,并与园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工信、公安、交通、卫生、电力、通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针对经济开发区内重点企业,建立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不同企业危险点,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模拟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

危难时刻赴汤蹈火

大队始终立足应急救援“主力军”的职责定位,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应的备战状态,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2019年5月16日,明溪县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当天清晨6时许,在省道306明溪县沙溪境内一采砂厂内,一辆货车被洪水围困,一名驾驶员受困车内。接到报警后,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消防指战员看到,采砂厂内小河已经水位猛涨,洪水不断翻滚,一辆红色货车和一辆蓝色货车停在河中央。在红色货车内,一名约40岁左右的男性双手紧紧抓住车厢尾部挡板,河水已经漫过了货车的轮胎。消防指挥员对现场周边情况进行了安全评估,决定采用绳索抛投器进行救援。一名消防员立即利用绳索抛投器将安全绳的一端抛向被困人员位置,另一名消防指战员利用安全绳将救生衣、救生圈、腰带等救援装备传送给男子,通过喊话机指导男子将救援装备佩穿戴好,利用安全绳将被困人员拉至岸边。

5月17日下午2时许,大队接到救援通知,盖洋镇常坪村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几座民房被泥石流淹没,部分群众受困。接到命令后,大队教导员陈伟斌立即带领消防指战员赶赴救援。在温庄村附近,多处发生山体滑坡,队员们沿途清理淤泥,一边前进。在距事发地点约5公里处,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大量的泥石流挡住了去路,只有大型的挖掘机才能清理障碍,可是交通信号中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情况紧急!应急救援小组携带器材装备,徒步前进!”陈伟斌迅速下令,6名消防员背起铁锹、油锯、抛投器等救援器材,沿着河边,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没过膝盖的泥泞在冒雨中前进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事发地。经过对倒塌房屋的现场勘察,及村民告诉的大体位置,为避免受困人员受到二次伤害,队员们先用铁锹清障,在接近可能有受困人员的位置时,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搬开倒塌的横梁,徒手一点点刨开泥土。当救出那名群众时,已是夜里12点多,战士们匆忙就着矿泉水吃了几口面包,便迅速归队,到达队里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

“那天,泥土深深嵌入每个队员的双手指甲,望着他们鲜血淋淋的双手,村民们感动得都流泪了。”常坪村党支部书记曾旗平感动地说。

“5·16”期间,明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共排除各类险情100余处。营救被困群众1人,疏散群众26人,为村民送上生活用水30余吨,抢救群众财产价值50多万元。。

2019年7月5日,明溪再次发生大暴雨中,县岭干路附近积水严重,20多户居民受困。当天傍晚6时许,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救援任务后,雷增杰、周凯带领消防队员,迅速前往救援。

“有一位老人和一名小孩子困在屋内。”群众焦急地说。消防员雷增杰和周凯借助竹竿探路,淌过齐胸的洪水来到屋内,将老大爷和孩子背到了安全地带。其他队员们挨家挨户入户协助群众转移。

“25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了,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个个全身湿透。因在洪水中浸泡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有2位消防员感冒发烧了。救人民于危难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累并快乐着。”雷增杰说。

强化管理筑牢屏障

2018年改革转制后,明溪消防救援大队始终保持“对党忠诚“这一政治本色,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吹响改革攻坚“集结号”。坚持“准现役,准军事化”建队标准,用严明的纪律锤炼过硬的作风,培树优良的“火焰蓝”新形象。一以贯之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危化品企业督导检查、打通“生命通道”、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改造以及出租房屋、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文博单位、商业综合体、电动自行车等12个领域消防专项整治,安装1400余套独立烟感报警和简易喷漆,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实现“智慧消防”——高空预警与消防所在实战中联勤联动,推动全县88个行政村配备88台消防手抬泵、440盘(8800米)消防水带、176把消防水枪,全县组建88支村级志愿消防队,实现村级消防力量建设全覆盖,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000余处。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模式,实施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创建法律文书二维码管理系统,构建新型消防监管体系。立足明溪火灾和地域特点,探索基层消防治理新路子,推进乡镇消防执法改革,挂牌成立9个镇消防所,推动配备27名编内人员从事消防工作,推行“消防副校长”、“消防副馆长”聘任工作制,通过“一人一校(馆)”模式排查火灾隐患,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基层基础建设和末端消防治理等瓶颈实现新突破。同时,聚焦“六稳”“六保”任务,运用“现场+远程”模式在疫情期间开展“点对点”消防安全指导服务,主动承担隔离场所消毒、复工复产开学等涉及勤务100余人次。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