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东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东侨教育在“十三五”期间迎来了快速发展。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7.101亿元,学校设点增多,办学条件改善,师生数量翻倍。此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确保普惠均衡,推进改革创新带来了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优先奔跑在民生快车道。
优先保障教育 学校布局优化
“小朋友,欢迎你!”“老师好!”一声声欢迎、一句句问候,9月3日下午15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学仪式在宁德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宁师二附小)举行。孩子们在手印墙上留下了五彩手印、拍照留念后,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过“六大养成教育阶梯”,穿过正行、力行、乐行门,正式开启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
宁师二附小是宁德中心城区东兰组团火车站周边区域配套学校,2016年8月投入使用,校园占地面积57亩,建设四栋教学综合楼、一栋教研综合楼和一座体艺馆,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
宁师二附小的建设是东侨教育优化学校布局的其中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东侨全区实施补短板项目8个,先后建成东侨二小、宁师二附小、东侨第二实验幼儿园,扩建华侨小学二期和三期、师大东侨实小二期,开工建设师院二附小扩容和东侨三小项目,提供学位10530个。
此外,为了加强全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装备水平,东侨积极实施校安长效机制和“全面改薄”项目建设工作,全区改扩建校舍建筑面积9.59万平方米。全区基础教育阶段以上学校100%接入互联网,普通班级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备率达100%,建成“市-县-校”三级教育网络互动平台。
这些成绩的取得,受益于东侨开发区两委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据悉,东侨先后出台了《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东侨开发区“十三五”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等文件,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十三五”期间,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7.101亿元,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体系完善 师生数量翻倍
10月11日上午,东侨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以“九九重阳日,童心敬老情”为主题的升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习俗和来历,用她们稚嫩的歌声表达了对爷爷奶奶深深地爱。
随着宁德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的育人环境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十三五”期间,东侨教育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不仅如此,教师和学生数量更是翻了一番。十三五期间,东侨初中教师人数从132人增长到243人;小学教师从203人增长到503人;幼儿园教师从493人增长到945人。初中学生数从1729人增长到3394人;小学学生数从4480人增长到9594人;幼儿园学生数从3450人增长到6776人。
外来务工人员为宁德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他们的子女教育也是东侨教育系统的重点关注对象。福建师范大学东侨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师大东侨实小”)坐落于东侨北部新区,是一所新兴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学校生源部分来源于周边新能源等规上企业员工子女,接送子女难成家长一大难题。该校秉持“立足需要、积极服务、家长自愿”的原则,于2019年10月开设午托、四点半课后延伸服务,赢得了家长的好评。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东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稳定在90%以上,五年来共解决1760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对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做到“三个一视同仁”。
东侨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确保普惠均衡。东侨坚持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缩小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区5所中小学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完成率达到10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此外,在东侨,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26所民办幼儿园落实了普惠性政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幼儿比率逐年提高。
推进改革创新 内涵建设提升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推动东侨教育发展的源动力。借宁德市机构改革之机,东侨教育局正式成为开发区管委会内设职能机构。结合东侨实际,该局成立教育服务中心、教育督导委员会,启动探索“区(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
办学体制的改革也随之深入推进。2019年7月,东侨实小与福建师大附小开展深度合作办学,福建师大附小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被引进参与东侨实小管理,两校区构建“管理、师资、教研、课程、评价”五同步的教育共同体,使师大东侨实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百花争妍才是春。东侨通过出台政策,引进校长、教师,师资培训交流,合作办学,教研教改,质量提升等多方位努力,让各校教育内涵建设稳步提升。
在东侨,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宁德市华侨小学以“和润文化”为主线;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以“行先文化”为办学理念,强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师大东侨实小构建“新合——生态型353”教育生态型课程体系……
教育内涵建设的推进,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进一步提升。东侨各级示范性学前教育覆盖面达到50%。东侨中学、华侨小学被确认为省示范性教改学校。
教师队伍素质也得到持续优化提升。东侨全区共有300多人次教师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奖。30位教师为区级名师,10位校长为区级名校长,109位教师为区级骨干教师,全区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5个,所占比例名列各县(市、区)前列。
下一阶段,东侨将科学制定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项目建设力度,稳步推动教育行政体制管理创新,加强师资队伍、校园长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