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思泰克|十年磨一剑 做细分行业领军者
2021-10-29 15:47 海峡导报

每一件电子产品背后都有一位“幕后英雄”——PCB电路板,它默默支撑着电子部件以及元器件的稳定运行。

电路板大都采用SMT(表面贴装技术)制造工艺,在SMT的前端环节需要将锡膏(一种新型焊接材料)印刷到电路板上,从而让电子元件更好地贴装和焊接。

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厦门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泰克)就是一家聚焦锡膏检测系统(SPI)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SMT产线的重要一环,SPI有助于提前发现锡膏印刷缺陷,降低产品不良率。在一个这么高精尖的细分领域,思泰克一做就是十年,不仅研发生产了国内首台3D SPI设备,更成为锡膏智能检测领域的领军企业。

从开拓者到行业领军者,思泰克董事、副总经理林福凌形容这是“坚持的力量”。他说,成绩的背后是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锻造核心技术。

抢占先机

填补SPI设备国产空白

2010年,思泰克成立。几位创始人都曾在知名电子企业工作,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在他们看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SMT行业也将迎来井喷。彼时,SPI设备大多依赖进口。谁能在短时间内实现SPI设备国产化,谁就能快速打开市场,赢得先机。

“我们先是从离线机型做起,随后又耗时两年研发出了在线机,填补了国产在线SPI设备的空白。”林福凌说,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一步一个脚印研发出来的,在研发出在线SPI设备后,思泰克推进技术迭代升级,几乎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思泰克实现国产设备的突破,SPI行业的话语权也逐步被国产品牌所掌握,林福凌清楚地记得:“2010年,一台进口的在线SPI设备售价在10万-12万美元。思泰克的产品出来后,进口SPI设备价格开始逐年下降。如今,进口设备相较十年前的降价幅度超过50%。”

精益求精

产品获业界一致认可

“从扫描、检测,再到出结果,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的,体积、高度、面积等参数信息也都同步显示在屏幕上。”在思泰克调试车间,林福凌指着一台3D SPI(三维锡膏检测)设备说。说话间,也就十几秒的工夫,一份锡膏“检测报告”就生成了。

林福凌说,思泰克SPI设备的软件、数据库、底层算法等都是企业自主搭建的。而在技术的赋能下,设备的精度也越来越高。譬如,思泰克SPI设备的底层算法分辨率可达0.39微米——相当于头发的十分之一。

不仅埋头做研发,思泰克更携手客户打磨产品,精进技术。“机器在正式上产线前,都要经过评估。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我们都会安排骨干工程师驻厂。”林福凌印象中,有客户最多的时候提了一两百条修改意见。“我们都会即时响应,前方研发与后方生产,逐一修改,尽最大努力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凭借着对产品精雕细琢的执着追求,思泰克的产品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在国内,超过一半的SMT工厂都使用思泰克的SPI设备,包括富士康、比亚迪、海尔、OPPO、美的等众多知名企业。

再迎机遇

思泰克科技园明年投产

思泰克近年来还把目光投向SMT产线后端的3D AOI(三维自动光学检测)。其首创的运用可编程结构光栅(PSLM)技术形成全光谱结构光栅,大幅提高了设备的检测能力和适用范围。

“接下来我们将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推进产品迭代。”林福凌表示,“我们正针对超大电路板打造SPI产品。像新能源汽车,有的电池保护板长度达到2米,长度越长,对精度的要求越高,这对我们来说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与此同时,位于同翔高新城的思泰克科技园在马不停蹄地建设中。思泰克科技园总投资1.38亿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预计明年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扩大公司生产规模,赋能企业向上游生产工序延伸发展,同时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