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厦门的高颜值
这几个地方一定不会被忘记
滨海风情的环岛路
魅力四射的滨海浪漫线
“骑在水上”的杏林湾水上自行车道
还有美不胜收的山海健康步道
这些道路
将实用性、艺术性、生态性
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被厦门市民称为地标式的大地艺术品
本报记者 黄嵘 摄
因此
“我心目中的厦门地标”——
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特别策划活动
启动以来
高颜值道路
成为市民推荐的高频选项
今天跟随日报君
一起去领略
这些颇具代表性道路的风采
环岛路
临海见海
全长:约45公里
建设时间:1994年5月
投用时间:1998年9月
(一期:白城至黄厝段)
“在这里跑步,整个人的身心都得到舒展。”这是马拉松爱好者吴铭对环岛路的评价。2017年,吴铭首次来到厦门参加马拉松比赛,美丽的环岛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7年,环岛路。(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20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在环岛路开跑,吸引了众多跑友。环岛路不仅是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更是一条令厦门人引以为豪的旅游风景线和海滨绿色长廊。
环岛路的建设秉承“临海见海,把最美的沙滩留给百姓”的宗旨。1994年5月,厦门路桥集团动工建设环岛路白城至黄厝段,这是环岛路最早动工的路段之一。不少老厦门人仍清楚地记得,未建环岛路之前,黄厝一带是一条很窄的前沿战备简易小道。1998年9月,白城至黄厝段建成通车后,这条黄土路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面貌,由战备土路变成“黄金海岸”,并逐渐演变成厦门的著名旅游景点。
环岛路景观。(本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摄)
伴随着厦门经济特区腾飞,二十多年间,环岛路不断延伸。白城至黄厝段之后,黄厝至前埔段、会展中心至香山段、香山至五通段、五通至高崎机场段……一段段路紧邻美丽的海岸线,依次铺开。
2019年11月11日,环岛路(鳌山路至高殿二号路段)正式通车。该路段是环岛路建设的最后一部分,至此,环岛路变成“O”形,实现闭环。
“环岛路成为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的标志性景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点完善起来的。”厦门路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他看来,环岛路不仅是厦门的一张烫金旅游名片,而且是厦门改革开放发展的精彩浓缩。
滨海旅游浪漫线
魅力海岸线
全长:约52.6公里
建设时间:2016年3月底
开放时间:2018年(一期项目)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滨海旅游浪漫线都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碧波荡漾的大海、漫长迷人的海岸、游人如织的黄金沙滩、充满活力的彩色跑道、热闹非凡的儿童乐园、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厦门路桥体育集团作为运营管理单位,不断融入年轻、时尚、有品位的元素。
2019年,厦门同安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利用海滨胜景,打造怡人的度假场所。2016年,滨海旅游浪漫线开始建设。目前,一期、二期约25.3公里已建成并对外开放。滨海旅游浪漫线横跨集美、同安、翔安,不仅是厦门滨海旅游的又一新地标,更为环东海域新城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添能蓄势。
当前,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正在加快建设,待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覆盖环东海域新城大部分海岸线,提供更广阔的户外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场所。
环杏林湾自行车道
“骑”在水上
自行车道全长:2.6公里
建设时间:2014年
开放时间:2015年
提升改造:2018年
环杏林湾自行车道从集杏海堤出发,沿途经过园博苑、中航城、集美新城核心区、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中科院以及水上运动中心。位于水上运动中心前面的一段长2.6公里的自行车道,是整个环杏林湾自行车道最美的地方,也是厦门唯一的海上自行车道。
2017年,杏林湾水上自行车道。(林志杰 摄)
据介绍,这里起初是一座“赛道桥”,平时用于皮划艇学员的陆地训练,比赛时封锁起来供裁判与记者使用。后来,这条通往“星辰大海”的自行车道向市民游客开放,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景线。家住附近的陈女士是这条“最美水上自行车道”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是集美新城的绿色纽带,还是集美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山海健康步道
看山望海
全长:约23公里
(目前开放部分)
建设时间:2018年9月
开放时间:2020年1月
厦门是一座“城建海上、海藏城中、城景相依、山海交融”的城市。而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将厦门迷人的景致集于一身:看得见山,望得见海。2020年元旦,历时15个月建设的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正式开放。
2021年,山海健康步道。(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山海健康步道起于东渡邮轮广场,止于观音山沙滩,沿线串联狐尾山、仙岳山、园山、薛岭山、虎头山、金山、虎仔山、观音山八座山体和筼筜湖、五缘湾、湖边水库三大水系,形成了贯穿厦门本岛东西方向的山海步行通廊。
山海健康步道沿线还设置了16个景观打卡点、12个特色景观园区以及多个观景平台,让市民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不同景色。当前,山海健康步道建设还在持续中。市政部门力争将其打造成一条“景观之道、生态之道、便民之道、智慧之道”。
除了上面所说这四条路
厦门还有一些路
名字耳熟能详
但它的来历你可能还不知道呢
01
中山路
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的中山路,数不清的广告牌,繁华的夜景,自开街以来,中山路一直是厦门的商业龙头、经济中心及旅游必经地。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山路。(资料图)
02
开元路
1920年,鹭岛史上第一条马路在老城区动工兴建,因此命名为“开元”。这条马路从提督路码头修到浮屿,长700米。
03
嘉禾路
据《厦门市地名志》记载,相传远古时厦门岛上产禾一茎数穗,被崇尚社稷的古人视为吉兆,所以得名嘉禾,有“祝愿五谷丰收”的含义,由此还派生出了禾山、禾门、禾屿、嘉禾屿、禾洲,其中禾山至今沿用。
04
厦禾路
明代时厦门古城修建后,厦门岛分成城区和禾山农区两部分,厦禾是沟通厦门城区到禾山农区的主干道,因而得名。
2004年厦禾路(资料图)
05
仙岳路
仙岳的出现是因为古时在仙岳山脚下有一村落,那时并不称为仙岳,而按方言叫“新落”,谐音“仙落”。后来因为背靠山林,读音又近似,遂改名“仙岳”。
06
镇海路
镇海路原名双十路,得名与双十中学有关。上世纪60年代改名镇海路,名字取自陈毅元帅为厦门革命烈士纪念碑“先烈雄风,永镇海疆”题词。于是这个“霸气”的名字就命名在一条靠海马路上,借名人之意,为厦门“永镇海疆”。
07
大同路
大同路以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命名,是厦门老城区的一条知名道路。这里藏着很多老厦门人钟爱的美食,烟火气令人眷恋。
08
民族路
民族路旧时俗称沙坡头、灰窑角,筑于上世纪30年代初,路名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政纲。之后民生路、虎头山路也并入民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