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
反映抗美援朝东线战场
第九兵团英勇作战的电影《长津湖》
受到全国人民热捧,
票房持续攀升,
截至10月15日18时20分
已突破45.23亿,
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五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闽西籍将士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儿女一道,
在冰天雪地保家卫国,
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据统计,
闽西籍的68位开国将军中,
直接参加了朝鲜战场作战的就有20余位。
其中,
有一位闽西籍开国少将,
是电影中人物毛岸英的同事、战友,
亲眼目睹了毛岸英同志的壮烈牺牲。
《长津湖》中只用了三个画面
就刻画了毛岸英的一生。
第一个画面是毛主席在书房深夜会谈彭德怀,从深夜聊到天明,当彭德怀走出菊香书屋时,毛岸英主动请缨做抗美援朝的第一个兵,态度坚决,彭老总看着毛主席,毛主席说:让他去吧。于是毛岸英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的身份参加抗美援朝,毛岸英的一切背景只有彭总、邓华、洪学智和彭总办公室的人知道。电影《长津湖》中使用刘秘书的身份。
第二个画面是给吴京扮演的七连连长伍千里,送去下一步的作战任务,伍千里在师部稍作休整马上出发入朝,毛岸英被志愿军的精气神深深触动,也为后面的牺牲埋下伏笔。
第三个画面就是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发现彭老总指挥部大榆洞有密集的电报信号,于是派飞机轰炸大榆洞,毛岸英想到指挥部本来没有几张地图,里面还有张大地图没有取出来,就跑出去拿地图时,敌军的凝固汽油弹,铺天盖地掉下来,房子顿时一片火海。毛岸英同志就这样不幸牺牲了。
为了一张地图不幸牺牲,
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在当时不惜个人安危的抗美援朝年代,
就是这样的纯粹和高尚,
看到毛岸英不幸去世,
不禁感到万分惋惜。
丁甘如
丁甘如(1917年—1995年),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人,1932年参加红军,任红12军第102团团部勤务员、福建军区司令部测绘科测绘员、红12军第34师师部测绘员,1934年进入红五军团随营学校学习,任红五军团第13师39团团部测绘员,红30军第91师师部测绘员,援西军司令部作战参谋,曾随红五军团长征,历尽千辛万苦,三过雪山草地。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总校校务部股长,中央军委作战局科长、情报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赴任东北干部大队大队长,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师副参谋长、参谋长,东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兼沈阳卫戍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全景
碧沙村的丁甘如将军故居
2014年8月丁甘如将军的弟弟丁礼蕃介绍将军故居
朝鲜内战爆发后,为保卫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和援助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丁甘如参加抗美援朝。
11月7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抽出时间研究并宣布了志愿军司令部总部的正式任命,成立了一个直属彭德怀领导的司令部办公室,负责作战指挥和来往电文处理等公务,大家习惯称“彭总作战室”。组成人员有彭德怀、张养吾、杨凤安、成普、徐亩元、丁甘如、杨迪等。赵南起是朝鲜语翻译,毛岸英是俄语翻译,也分别被任命为作战参谋和机要秘书。丁甘如被任命为作战处处长、志愿军首长办公室主任。
志愿军总部最初设在朝鲜北部山区的大榆洞,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榆洞有一个废弃的金矿,矿洞口不远处,一栋两间的简易房,是彭德怀的办公室,彭总在那儿吃住和办公。离此不远处是一栋三间的房子。中间的大房间是大通铺,十五六个参谋住;两头各隔开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东头是作战处的处长丁甘如和副处长杨迪住;西头是赵南起和毛岸英住。
第一次战役后,有人在回国汇报工作时谈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在朝鲜的防空问题,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和军委放心不下,多次打电报提醒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
11月24日晚,丁甘如等正在院子里散步,突然,看见一群美机飞过来了,是F—80战斗轰炸机,一共12架。其中一架掉转头来盘旋侦察了很久才飞走。
丁甘如想到:美机可能发现了志愿军司令部驻地。然后,丁甘如马上从部队了解到,这群敌机是去轰炸鸭绿江小丰满发电厂返航,从志愿军司令部驻地上空经过。
丁甘如将敌机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首长汇报,引起了邓华和洪学智副司令员的警觉,他们向彭总建议召开会议,布置一下防空问题,第二天敌机就可能会来轰炸。当晚会上进行部署,决定第二天凌晨3时吃饭,4时疏散,除作战室值班脱不开身的,其他人员必须进矿洞内隐蔽。
果然不出所料,11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四架美国飞机钻出云层,掠过了大榆洞。敌机过后,警报没有解除,大家仍待在山上。这中间,毛岸英和参谋高瑞欣、成普不顾生命危险,下来处理急件。就在几分钟后,敌机突然返回,直接瞄准洞口的两栋房子,一个俯冲下来,投下了凝固汽油弹。瞬间,这两栋房子变成了火海。
敌人飞机走后,丁甘如、赵南起赶紧冲下去。当时房子都烧着了,离房子30多米的地方有两具尸体,也都烧焦了,已经认不出谁是谁。丁甘如根据一块手表和手枪这两样东西,终于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
彭总非常沉痛,他马上打电报给中央,报告毛岸英同志牺牲的经过;并带领司令部的全体成员,到毛岸英墓前哀悼。彭总沉默了许久,之后才说了两句话。“毛岸英同志是第一个向我报名参加志愿军的人,是一个好苗子。”这是第一句。又说:“岸英同志牺牲了,我怎么向毛主席交代?”看得出来,他老人家十分悲痛。看到这种情景,司令部在场的同志都落泪了。
毛岸英牺牲后,同高瑞欣烈士一起安葬在大榆洞的山头上。朝鲜停战以后,丁甘如来到毛岸英墓前告别。毛岸英的忠骨被迁葬到检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丁甘如无限深情地看着“毛岸英同志之墓”7个大字,心里默默地说:“岸英,对不起,我没有尽到责任保护好你!”
在此后的朝鲜战场上,作为作战处处长兼志愿军首长办公室主任的丁甘如,尽心尽力,策划参与了所有的战役,为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6年,丁甘如任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武官,离任回国后,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军研究部副部长、战史研究部副部长、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委员、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向毛岸英烈士致敬!
向全体志愿军烈士致敬!
向丁甘如将军和
所有参加抗美援朝的闽西籍将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