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漳州
标题图
霞美镇:探索育苗技术创新 向海而兴念好“种业经”
2021-10-12 19:59 新福建

▲萌翻了!显微镜下花蛤幼苗原来是这样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12日讯(通讯员 詹照宇)近年来,传统海洋养殖产业已经进入瓶颈期,海洋经济种业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水产育苗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位于古雷开发区霞美镇北江村的闽桂水产养殖示范场,总占地面积25.72亩,有育苗池、饵料池共182口,主要培育血蛤、花蛤、三倍体牡蛎、太平洋牡蛎、美国红、蛏苗、越南白、文蛤等,是目前霞美镇规模最大、发展较为成熟的海洋经济种业基地,养殖场负责人林胆寿积极探索育苗技术,研究并成功培育出三倍体海蛎苗、花蛤苗、美国红等多种海产幼苗。

图片

闽桂水产养殖示范场负责人林胆寿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花蛤幼苗存活情况。

图片

显微镜下的花蛤幼苗。

图片

闽桂水产养殖场自主培育出供海产幼苗食用的单体藻类。

一粒好种子,一个好年景。在闽桂水产养殖示范场,林胆寿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蛤苗存活情况,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育苗的注意事项,如育苗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容易受天气、温度等因素制约,从而影响花蛤苗的成活率、产量。由于花蛤苗体型较小,成型的花蛤要通过筛网进行筛选,现场多名工人分工合作,使用筛网在水中筛选花蛤苗,把太小或者太大的分类出来。与此同时,闽桂水产养殖场还自主培育出单体藻类,种类多达七种,供育苗池三倍体海蛎幼苗、花蛤幼苗等海产幼苗食用。藻类培育过程极其繁杂,需要经过七道程序,整个培育的过程将历经二十天左右。无论是海产幼苗的创新还是单体藻类的培育,新的养殖品种和技术,按照适量标准养殖,将为霞美镇养殖户带来更好的年景。

市场是最有效的催化剂。闽桂水产养殖示范场负责人林胆寿表示,所有培育出来的海产幼苗,除了就近提供给本地养殖户,有力带动霞美镇海产养殖业发展,还远销浙江、广东、山东、辽宁、江苏、越南等地,年产值约1000万元,其中花蛤、血蛤、美国红、越南白销量最好,约占总产值的30%。

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筛网对花蛤幼苗进行分类。

渔业发展,种业为先。霞美镇目前共有水产育苗场62家,主要培育花蛤苗、三倍体海蛎苗、血蛤苗等海产幼苗,年均产值达2.5亿元。面对新形势,霞美镇加强规划引领,进一步转变海洋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整合海洋、渔业、农业等部门的涉海职能,统筹谋划水产育苗片区,因地制宜确定霞美镇海洋经济种业发展方向。

站高望远,向海图强。下一步,霞美镇将以现有育苗场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培植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水产苗种生产龙头基地;通过农民技术培训等形式,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支持,打造水产苗种名优品牌,带动海洋经济种业专业化生产;结合霞美镇育苗种业发展实际,规划、建设、实施、储备一批重点海洋经济种业培育孵化项目。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