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期间,不管是饮食还是玩乐,都要适度。最近,一名16岁的男孩因为长期熬夜玩游戏导致突发性耳聋。最近一段时间,16岁的小黄彻夜玩手游,后来他发现自己双耳听力明显下降,并伴有明显的耳鸣症状。父亲知道后赶紧带他就诊。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神经内一科主治医师彭定越提醒:“右边是一个极重度的(耳聋),左边是重度的耳聋,给他加做一个高压氧,大概听力就开始恢复了,大概到第五天的时候,基本上能够交流了。”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到医院就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学生们居家时间长,很多人长时间使用耳机,生活也不规律,甚至熬夜,都增加了突发性耳聋的风险。一般来说,突发性耳聋可以治愈,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变为永久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年轻人突发耳聋 多是“作死”
突发性耳聋一般为单耳,少数人会双耳发作,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音、旋转性眩晕,并伴有耳闷堵感或麻木感。
突聋的诱因很多,中老年患者有血管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还有一些患者有血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但年轻人多是生活习惯不佳,比如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熬夜、生活环境嘈杂、工作压力大等。
因此,第909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医师刘春华建议,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一旦出现耳聋,
千万别拖延治疗!
一周内治疗效果比较好,超过这个期限,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大约有三分之一可以恢复到病前,还有三分之一能够有所改善。如果拖到三个月以上才就诊,可能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普通的耳鸣一般听力是正常的,如果耳鸣的同时伴有听力下降,则考虑突聋的可能性大, 需及时就诊。
保护听力,记住三件事
①购买耳机可选降噪耳机
在购买耳机时选择一些有保护听力效果的,如头戴式耳机和降噪耳机。
②戴耳机遵循三个“60”原则
即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更低最好;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③单纯防噪,也不要经常戴耳机
即使不听歌,也不适宜长时间戴耳机防噪。
使用耳塞来防噪音通常是安全的,但必须预防一些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比如使用耳塞可能导致耳垢在耳塞插入耳道的同时被推进中耳,能造成耳鸣,减弱听觉,甚至是疼痛。
耳垢过多的使用者应更小心地使用耳塞,且耳塞应经常用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
转发提醒你身边的熬夜党
来源:广西台新闻中心、看看新闻Knews、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