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坛即为平潭,古早俗名海山,简称岚。屿礁八百多,海岸超千里;三镇四乡一街居,人口半百万,旅外逾一半。
位置东海岸,与台隔海望;南挨莆田,北望马祖;近邻融航,史上与融曾同郡,半数先民由融迁入,同为十邑,语系相同,声腔相似。航拍似麒麟,翘首望台胞,踏浪涉远洋。
海蚀地貌,千礁百屿,奇岩怪石,景奇域异,引人入胜;入住海坛,起居佳胜,动定咸宜,食有海味,观具海景。
海坛人薪火相传,南岛语世代嬗递。壳丘文化,诉说千年拓海;唐宋牧马,耀彻古今海御。
海上走廊,台海咽喉,可谓“三山之目”之一。古有“海定而闽无不定”“闽之门户又以海山为要”之说。一座座烟墩、炮台残址见证历史战火烽烟,一排排营寨、哨堡遗迹诉说先民家国情怀;闻名遐迩的“六提督十二总兵”扼守要隘,歼兹丑虏,谱写海坛可歌可泣的御敌爱国诗篇。
大军南下入岚,沧桑易节,岁月更新,海坛人翻身得解放。党纲引领,岛民思恩报效,发奋勠力,励精图治,岚岛日新月异;依山傍海,耕农务渔,海陆启运,辟港开埠,自强不息,穷通达变,昔日蛮岛渐已自足。
改革开放,面貌焕然;政策英明,人显神通,北漂南下,四海为家,一榔一橹打天下,钵满盘溢,鐤电碗沫,思逸离岛,迁榕移融者数以万计。天堑通途,台海疏航,经济繁荣,前景似锦。
今逢盛世,授以“综合实验区”;“一岛两窗三区”领袖擘画,春风化雨,舵手领航;“三镇四乡一街居”众擎易举,海坛崛起;岚岛腾飞进入快车道。平潭走势,如龙虎添翼;台海飞虹,似麒麟踏浪;“日建亿元”,“周凿十里”,百世蝶变,千载难逢,万千气象,亿万惊愕。如今出岛渔民见富思归,再图返里,衣锦返乡,美梦成真。
海坛今昔,吾填“浪淘沙”一词以咏之。上阕:风浪锁岚岛,云雾缭绕,万帆港滞待起锚,一线迷茫难见日,独守孤熬。下阕:今日乘东风,逐梦麒麟,双桥飞架岸两边;放缆启航无尽处,笑傲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