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9月11日讯(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吴志)今天上午,新加坡籍“英达”轮、巴拿马籍“顺富旺”轮,运载着近15万吨煤炭,驶入莆田东吴港区国投9、10号泊位。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早在外轮抵达前,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就与船舶代理公司联系,通过“单一窗口”边检申报平台提前进行网上预检申报。
“船舶到港后,船员不必下船,船舶代理人携带经消杀过的船员出入境证件,交由边检部门即可办理。”莆田边检站执勤一队负责人姚瑶介绍说,他们运用边检数据分析完成船舶航行轨迹核查和船员行程排查,及时掌握该轮防疫情况和船员健康状况。
10日,莆田市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莆田边检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提前对高风险地区的船舶、人员进行重点筛查,完善涉外疫情全过程、闭环式管理模式。同时,该站在秀屿执勤点设立集中隔离观察点,储备14天以上生活物资,严格落实“一船一保安”制度,强化作业人员管理,落实非必要不登轮、垂直吊装作业等措施,严密口岸管控。
“坚决抗击疫情的‘作战图’全面铺开,确保高风险勤务时,有准备、拉得出、打得赢。”莆田边检站站长刘用峰介绍说,边检部门在疫情背景下,正以最大限度加快出入境验放速度,确保外轮在港安全。目前,该站坚持24小时“屯兵一线”,构建“马上就办”防控体系,所有民警职工非必要不外出,并对出入境证件采取“紫外灯+臭氧”消毒、前台酒精消毒、证件“无接触”查验方式、落实勤务后设施设备消毒等,最大限度防范染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