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医师群体投身科普传播,充分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9月7日下午,福建省政协办公厅、福建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福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与福建卫生报联合举办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暨第三届“海峡健康节”。活动通过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全程直播。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福建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黄树清,福建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王素平,福建省计生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腾发,福建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吴孝武,福州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章干,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处长郭战平,福建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山鹰,福建卫生报社社长陈冬青,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处副处长刘雪松共同按屏启动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对“健康八闽行”、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流派传承创新活动等表示肯定,他勉励全省医护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继续把中医药传承发展利用好,让中医药之树更加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致辞
福建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吴孝武表示,开辟健康科普“正规军”的阵地,将能为福建人民提供更专业的健康素养知识,推进健康福建建设。
福建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吴孝武致辞
健康大使增至300余位
为医生打造个人专属页面
福建卫生报第三批健康大使登台亮相,目前,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团阵容扩大至300余位。同时,健康大使个人专题页面正式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上线。
福建卫生报第三批健康大使代表领取聘书
为了更好地集纳健康大使们的科普作品,让民众获得更加系统、丰富的科普内容,福建卫生报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福建号”,为每位健康大使开辟个人专区,只要点击健康大使头像,就能看到每位医生的专属介绍和科普作品。首批27位“健康大使”已全部入驻。
现场还举行了2020年“联通5G杯”健康科普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最终32件作品获奖。
中医药非遗传承新国潮
展示各中医流派特色诊疗法
今天活动现场,国潮与中医药的结合,让更多人对我省中医药非遗文化传承有了更近距离的了解。
全国名中医吴熙的传人廖越,福建省名中医、省非遗传承人肖定远、吴炳煌、李学麟,福州市非遗传承人中医代表林祥崧、周国禹、叶华强,纷纷带来了富有各自中医流派特色的诊疗方法。
省名中医、省非遗传承人肖定远在现场接受采访表示:
在吴氏针灸展示区,吴炳煌一边耐心讲解,一边演示着一套手指运动,这套“运指法”是吴氏针灸的一套特色手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吴炳煌就坚持每天练习。对改善心肺功能、血液循环有一定的疗效。
“这棍子滚完很舒服,你快来试试!”人群中,一根小竹棍成了大家争相尝试的法宝。在叶氏理筋疗法区,流派传人叶华强用带来的一根短棍给大家展示颈椎棍棒保健操,吸引了许多患有颈肩酸痛的办公人群的围观。
在李氏中医儿科传人李学麟的诊桌前,问诊咨询的人群络绎不绝。谈及中医药非遗文化传承,李学麟十分感慨:“几千年来,中医药可以在我们国家一直流传下来,护佑民众健康,就说明中医药文化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疫情,中医药再次印证了它对人类健康的守护作用。所以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中,一定要把中医药文化遗产这个瑰宝传承好,把中医的根守住。只有传承好、保护好,才能很好地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现在国家对中医发展十分重视,通过跟师、跟诊,我汲取了我们这一流派的精髓,我们也借助一些西医的诊疗手段,让中西医相互交融结合,扬长避短。”作为吴氏妇科的传承人,省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廖越直言,自己赶上了中医发展的好时代。
那么,如何在中医药传承中展现新元素?周氏喉科的传人们给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周氏喉科外治法”是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吸引年轻人市场,他们设计了可爱的吉祥物,做成可爱的钥匙扣、公仔,出版周氏喉科溯源,设计简单的动画等,还把中医药非遗文化带进校园活动。
周国禹表示,中医非遗文化是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去喜爱,然后原汁原味去传承、创新。特别是利用好当前的大好形势,多途径传播中医非遗。
在林祥崧看来,让中医药在治疗、养生、保健、预防等更多的领域中发挥作用,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医药。“我觉得中医要生活化,可以从了解中草药开始。比如开辟中草药植物保护园,带领更多的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一起来认识中草药,使用中草药来治病,保健,传播中草药外治相关知识。”林祥菘说。
在互动区域,福建省人民医院护理部特制了美观可口的药膳糕点和茶饮,许多人在品尝之余,不禁对中医药膳的口感赞不绝口。
“许多中医药膳制作起来并不困难,我们希望中医药膳可以更好地推广开,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护士长任新生说。
除此之外,肠癌早筛、乙肝筛查、足健康检测、骨密度测试、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体测项目,也吸引了众多体验者的参与。
30站“健康行”辐射八闽
惠及基层群众
活动现场,主办方回顾了福建卫生报品牌活动“健康行”的足迹。两年半,30站,“健康行”活动先后邀约235家医院,213个科室,606位临床专家及药师,往返行程13934公里,义诊人数13570名,举办学科讲座61场,带教及公益手术9台,送出家庭健康包6000份,宣传资料10500余份,送出移动心电、肠癌早筛等各项公益筛查450人次。
福建卫生报与206个合作、支持单位一起,为各地区民众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义诊、检测及宣教活动,为基层医疗机构搭建学科帮扶、专科协作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让八闽民众受益。
健康离不开医疗的保障,更离不开医学健康知识科普。今天下午,在启动仪式结束后,还举办了《健康福建科普先行——探索融媒体时代医生科普传播的新思路》圆桌沙龙。嘉宾们围绕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如何应变求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科普需求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