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
标题图
宁波阿姨海边玩一下午,第4天竟被截肢!医生惊叹:10多年没碰到过,最近连遇3例
2021-09-06 17:13 宁波晚报、福建卫生报

宁波60岁的孙阿姨万万没想到,去海边玩了一下午,第四天竟然不得不接受右腿截肢手术才捡回一条命。她被诊断为海洋弧菌(创伤弧菌)感染。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中心付有伟副主任医师也万万没想到:从医十多年,像海洋弧菌感染这种凶险的疾病以前只听过却没碰到过,最近,却接连接诊了3例。

有小伤口的小腿泡了海水

整条腿不得不截肢

孙阿姨平时身体总体不错,只是有糖尿病,血糖控制得不好。

入夏后,她左小腿上前侧有个小伤口,大概一元硬币大小,反反复复没有彻底好。由于基本不痛不痒,孙阿姨没怎么放在心上,想着是由于自己血糖没控制好才导致伤口不容易痊愈。

前阵子,孙阿姨去海边玩了一下午,受伤的小腿也在海水里浸泡了一会。没想到,噩梦开始了。

第二天,她的小腿明显肿胀起来。第三天,不能行走,丈夫将其背到了当地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她的病情迅速恶化,当天下午就插上了呼吸机。第四天,由120急救车转送到了国科大华美医院。她的小腿肿胀得非常厉害,有很多亮晶晶的水泡,不少水泡已经破裂,高烧39℃,并伴有心脏和肾脏衰竭。

经检查,孙阿姨当时反映感染程度的指标超了200倍,心衰指标超了20倍,病情非常危急。

医生在孙阿姨左腿上切了几个口子,进行引流,希望能缓解病情。

可是,病情还在恶化。“我建议还是截肢,截肢的话,我们还可以赌一把。再拖下去,性命都没希望了。”在听医生分析病情后,孙阿姨的家属同意做截肢手术。

当晚做了开放性截肢手术,10多天后做了缝合手术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孙阿姨总算捡回了性命。

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孙阿姨感染了海洋弧菌。

孙阿姨的腿严重感染

此前,福建卫生报也报道过类似案例:

漳州71岁的陈阿婆在杀鱼时,左手背不慎被非洲鲫鱼刺伤,引发海洋创伤弧菌感染,最后导致全身器官衰竭,生命垂危,被送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抢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创伤专家闵祥辉主任带领团队果断实施截肢,才保住了陈阿婆一条命!

延伸阅读

感染死亡率高 每年都有人中招

什么是海洋创伤弧菌?

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携带该细菌。3-11月份是创伤弧菌最佳生长繁殖季节。

创伤弧菌引起的疾病虽不常见,但其高致死率(25~56%)令人不敢对其掉以轻心。

此病大多发生于免疫力较差的病人,尤其是患有肝脏疾病的病人,如果是外伤造成的,感染难以控制,最后发展成脓毒血症,甚至是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36小时内,近一半的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险。

据了解,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每年都会接诊几起海洋创伤弧菌感染病例,其中不乏被鱼、虾刺伤和被海洋生物咬伤感染的患者。

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相关病例每年都有↓

厦门市民郑先生和朋友到海边游泳时,被不明鱼类攻击,右手右大腿三处被咬,皮开肉绽。他马上赶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处理伤口,医生很快给予伤口消毒包扎,注射破伤风,预防感染处理。对于郑先生受伤后第一时间就医处理的做法,医生表示肯定。

被刺伤怎么办?如何正确处理海鲜?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王煜主任提醒:

1.避免被咬伤、刺伤

被海洋生物咬伤、刺伤后都有伤口感染的可能,除了海洋创伤弧菌,海鲜中还存在大量的细菌,如阴钩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等。

处理海鲜时最好戴好手套,到海边游玩需做好保护措施,避免被咬伤、刺伤。

2.及时消毒、就医

如果被刺伤、咬伤,及时用酒精或碘伏清洗消毒,在伤口未愈合前不能碰水,如果出现局部的红肿,就要及时就诊,进行抗感染治疗。

3.食用海鲜一定要煮熟、蒸透,高温可以杀死大多数细菌。若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所以

平常大家处理海鲜时

一定要小心

如果不慎被刺到了

应赶紧处理!千万不能拖延

来源:宁波晚报、福建卫生报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