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6日讯(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谢莹颖)8月31日21时许,芗城警方在漳州110的协助下在芗城区某小区捣毁一洗钱窝点,抓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嫌疑人邱某、钱某、沈某等犯罪嫌疑人,并查获大量作案电脑和手机等工具。
5月某天,邱某在与朋友“小北”聊天时谈到,自己最近没有工作,闲在家里。
“来漳州玩一下,顺便找找合适的工作,我带你!”在“小北”的盛情邀请下,邱某从龙岩连城只身前往漳州。
热情的“小北”为邱某在芗城区某小区租下一套房,邱某觉得日子过得无聊,便呼朋唤友,把初中同学钱某和沈某一起叫来,三个人一直居住在该出租屋内无所事事。
8月27日,“小北”来到出租屋称,有个“跑分”的活儿介绍给三个人做,每跑分10000元便可赚取30元。
此时,三人已然明了“小北”所言的“跑分”便是网上所说的“洗黑钱”,是违法犯罪之事。但迫于生活难以为继又想“少劳多得”的三人终究答应了。
“小北”让邱某、钱某和沈某在各自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中下载名为“Telegram”软件,下载完毕,“小北”又让三人加入几个群聊,让三人听从群主指挥进行“跑分”工作。
“首先,让我们把银行卡号发到群里,之后会有人往我们的银行卡转账。收到转账后,群主发出一个陌生银行卡号和转款金额,要求我们把刚才收到的钱款转出。假如第一张银行卡限额了,我们就换一张银行卡。”邱某详细描述了“跑分”经过,3人24小时轮班,谁有空谁操作。
就这样,三个人在出租屋内“跑分”至8月31日,被警方发现并捣毁。目前,多名犯罪嫌疑人拟刑拘,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
1.凡是信息模糊或者不劳而获的操作,大部分都是电信网络诈骗,大家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2.所谓“跑分”兼职项目,背后实质为帮助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团伙进行洗钱活动,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参与者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3.“跑分”过程中帮助洗钱最后涉案的第三方账户将被公安机关司法冻结,将直接影响个人征信,并将受到法律惩处。
4.警惕“跑分”陷阱,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轻易被网络上不切实际的高额利润所诱惑,更不要随意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信息、支付账号等,以免沦为犯罪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帮凶。
请广大市民莫贪小便宜,公安机关对出租、出售、贩卖银行卡、电话卡、U盾等行为,一经查实将予以严厉打击、整治和惩戒!
国家反诈中心App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软件里面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