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极限茶挑战远不止于用筷子喝茶,还有15克茶闷泡1分钟!
2021-09-02 20:15 茶道传媒

昨天(9月1日)是“神兽”们“归笼”的日子,2021秋季的《开学第一课》也如期开讲。

开学第一课上,在天宫空间站出差的三名航天员为孩子们送上了两个科学实验:其中一个就是挑战“用筷子喝茶”。

航天员先是将保鲜袋中的茶水挤出来,让一大滴液体漂浮在空气中,汤洪波小心地用筷子夹起茶水送入口中。

图片

喝茶也好,喝水也罢,我们通常都是倒进水杯或者碗里,然后端起来喝。但,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喝水大多使用水袋,这是因为空间站处于微重力环境,水很难在杯子里老实呆着,它会漂浮到空中,一不小心便飞得到处都是。空间站四壁都是精密的科学仪器,一旦进了液体会造成大麻烦。

图片

图片

所以,看似简简单单的喝茶,在太空里却成为一件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事,绝对是“极限茶挑战”。同时,我们也很庆幸: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而且还能安稳地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享受着她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以及馈赠给我们的香茗。感恩!

也正是在地球的一个角落,一场为期两天三站的“极限茶挑战”活动在福州举行,活动由武夷山市永乐天阁茶业有限公司主办。

活动共分为三个挑战环节,分别是“极限茶挑战,1分钟见真章”“十大名丛,各守本位”“对擂盲品,一试高低”。

图片

据永乐天阁品牌掌门人刘峥介绍,活动缘起《极限挑战宝藏行2》武夷山特辑,在永乐天阁的仙凡岩茶厂拍摄时,其中一个极限挑战是茶叶工艺中的“摇青”,让他萌生了举办面对消费者的“极限茶挑战”活动。他说:“我想以自我挑战和享受挑战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武夷茶知识的热情,让更多的人爱上武夷茶。”

15克茶叶冲泡1分钟挑战制茶者工艺极限

图片

图片

15克的茶叶,用110毫升标准盖碗冲泡,第一泡用时1分钟出汤,嘉宾进行品鉴点评。这是第一个挑战环节“极限茶挑战,1分钟见真章”,挑战的是15克茶叶冲泡1分钟,不苦不涩不麻;将茶叶的所有缺点放大,不需要讲究冲泡手法,考验的就是极致的工艺水平。

图片

现场嘉宾表示,第一次喝到这种“非常规”泡法,“但喝起来不会苦。”“品种特征特别明显,不用喝都知道是什么。”“浓、好浓、非常浓,但确实没什么苦、涩、麻。”“整个口腔都是茶香,保持很久。”“入口有点苦涩,但马上化开,然后就生津回甘了。”

图片

关于茶叶的标准定在15克,刘峥现场也作了解释:“武夷岩茶在福州市场上一泡的含量有8.3克、8.5克、9克、10克等,不一而足。其中,10克算是大家认知上的极限;而在潮汕地区,岩茶日常冲泡标准是12.5克。在12.5克的基础上,做了无数次试验,一步一步往上累加克数,加到15克时,是茶的极限了。所以,才制定了15克这个标准。我也希望,很快有茶能超过这次标准,达到16克的极限,那我肯定要朝17克的目标继续努力挑战。”

他表示:“茶叶的极限挑战,于制茶人来说,就是工艺水平的极限挑战。我认为不能将茶叶好不好喝的责任推到茶艺师的冲泡上,要让茶叶的品质责任回归到制茶者本身,要让消费者用轻松的方式就能喝到好茶。”

十大名丛盲品猜品种坚守武夷岩茶品种多样性

图片

水仙、雀舌、石乳香、佛手、白鸡冠、肉桂、凤凰水仙、黄玫瑰、纯种大红袍、梅占十大名丛,分为两轮进行盲品猜品种。这是第二个极限挑战环节“十大名丛,各守本位”,挑战的是十大武夷岩茶名丛,是否做出它们的品种特征,考验的不仅是制茶者的工艺水平,更是对各个名丛的特征把握。

图片

图片

关于该环节的挑战,刘峥说:“武夷山号称茶树品种王国,除了水仙、肉桂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很有特色的茶叶品种,这也是武夷岩茶的一大魅力所在。将平常大家不算常喝的十大名丛通过盲品的方式,让更多爱茶人、消费者感受到武夷岩茶品种多样化的魅力,反馈到武夷山推动武夷岩茶茶树的物种多样化和产品的百花齐放。”

对擂盲品试高低助力武夷山制茶水平整体提升

在第三个挑战环节“对擂盲品,一试高低”,现场热闹纷繁。嘉宾们拿出自己珍藏的“压箱底”好茶,永乐天阁拿出对应茶类产品对擂,由茶艺师编上暗码,进行冲泡,嘉宾盲品评分。对擂现场惊喜连连,特别是市场价相差二十几倍的两款茶,胜出的居然是价低的那款。

图片

图片

从消费者中来,回到消费者中去。通过挑战茶的极限,让消费者对武夷岩茶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提升品质的关键是工艺水平,对武夷岩茶制茶师的技艺提出更高要求,促进武夷岩茶制茶水平整体提升,最后将品质更好的武夷岩茶反馈给消费者,形成良性循环。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