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每一学期都是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开学第一课”作为学生们开启新阶段学习生活的重要序幕,对其在新学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要组织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把这堂课上成爱国课、防疫课、安全课、心理课,讲好党史故事、中国故事、抗疫故事、福建故事。
各地各校上好第一课
开学的第一节课上,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少先队员们立志向奥运冠军学习。
9月1日上午,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少工委在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举办“冠军进校园 弘扬奥运精神”——福建省少先队“开学第一课”活动暨“双减”工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让榕博学子有机会和冠军近距离接触,用榜样的力量助力学生成长,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勇攀高峰、奋力进取的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自2008年起,教育部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如今,“开学第一课”已成为了一股文化热,为了积极响应教育厅关于中小学要做好“开学第一课”的要求,我校结合学校“阳光教育”文化理念,分层次开展教育,激发少年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国家的热爱、对梦想的坚持、对他人的善意、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善良、对父母的感恩与孝顺,为新学年开好头、起好步。”福州市廨院小学校长朱美飞这样说道。
在厦门一中“开学第一课”上,党委书记、校长陈文强长向全体一中师生提出三点期许:秉持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思并重,仰望浩瀚星空;保持奋斗姿态,书写人生画卷。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以“五育”并举为导向,以“‘减’单快乐,天天向上”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把“双减”新政以接地气的方式与孩子们来个亲密碰撞。奥运冠军黄东萍的母校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把“弘扬奥运体育精神”做为开学第一课的中心内容,给孩子们树立只要全力以赴,用于拼搏,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心。福州市象峰中心小学以“红心向党,放飞梦想,筑梦未来”为主题,邀请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的战士为同学们上第一节课,为同学们树立模范先锋形象,也使全体同学对新学期有了新期待。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第一节课内容是让孩子快乐学习,学校和家长们携手探索如何先给书包减减重。首先,学校制定了《学校书包标准化管理办法》,根据各学段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明确不同学段携带的物品目录,从携带物品上严格控制书包重量。其次,学校制定《班务管理办法》,更是明确了各班级储物柜的使用,可以将一些不用带回家的书本、学习用品等存放在储物柜。两项举措并行,减轻的不仅仅是书包的重量,更是给孩子的身体做“减负”。以一、二年级的学生为例,现在每天他们的书包里只需要携带语文书、水壶和小毛巾三样东西就可以轻轻松松来上课啦。校长郑天戈校长说:““双减”工作的落实,不仅仅在于降低学生、家长的负担,同时要通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带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为“减负”前提下的保质提供基础。”
福州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徐章海说,上好“开学第一课”,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脉相承。只有点亮中小学生的理想灯塔,树立为党和人民,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不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才能真正健康成长。理想是成长之基、力量之源。筑牢中小学生的崇高理想、共同理想、个人理想,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上好理想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教育走深走心走实,才能真正让理想照亮青少年未来的成长之路。
我省各地各校,积极上好各年段、班级(专业)、团队的“开学第一课”,做到了“四个突出”,即:突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突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常态化疫情防控,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式,讲好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把“开学第一课”上成了综合性、感染力强的“大思政课”。孩子们在开学第一课的全方位教育下,真正具备了调整状态的“收心”,有了制定新目标的“决心”,面对困难不放弃的“恒心”,与同学之间的“爱心”以及专心学习的“用心”。
上好第一节课重在策划
开学第一节课,承载着学子新学期的希冀、家长的希望、学校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它是学校每学期的开幕曲,是开启学生新学期、新征程的“发令枪”,是集结新集体的“号角”,是学生对学校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时刻,也是学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德育平台。
9月1日,开学第一天。福建师大附小用别致的方式给一年级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节课。学校在开学前就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布置,校园里装点着五彩的气球和缤纷的彩旗,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迎新氛围。
每到九月份,小幼衔接都会成为社会普遍关心和热点讨论的话题。如何帮助一年级新生度过这一心理、生理的过渡期,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为了给萌娃们上好第一节课,师大附小精心策划,锚定“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给刚入学的孩子们精心定制了第一节课内容,帮助孩子们转变角色、熟悉环境、培养社交、行为养成,做好入学适应。
“开学第一课”是“双减”落地的开局,为了迈好这关键的第一步,泉州鲤城实小做了精心准备。校长蔡晓芹举例说,一年级的孩子们刚进小学,一切都还懵懵懂懂,教育的立足点是“德”,老师们用徐特立老师的名言教导孩子们入学第一课: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二到五年级的学生们,则是让孩子们畅谈双减后的自我规化,学习制定一周时间计划表;或在“‘减减’单单心愿卡”上写下新学期的心愿;或展示自己暑假完成的红色微心愿、运动成果;或以辩论会的形式深化自己对“双减”认识——“补习”不能“补”成长。六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学校策划让他们发挥小主人作用,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倡议同学们在小升初的学期伊始,从校外培训班减少后,用自己的学习规划、成长方向等方面写一写自己想对家长们说的真心话。通过信件沟通,用传统的亲子间良性交流,减少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过度焦虑。
福州一中初中部为迎接“双减”下的“开学第一课”,各学科组进行了集备,详细研究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讨论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帮助老师们做好迎接“双减”工作的挑战。经过精心策划,开学第一课初一新生以了解学科特点、学习方法和学业规范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快融入初中学习生活;初二、初三学生以开学身心调适为主,帮忙学生确定新学期的学习定位,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福州市谭园小学新学期交接班牌,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如何家校联合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地进入开学状态? 为让学生克服焦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学年的学习中,福州市潭园小学组织班主任向班级钉钉群推送“开学倒计时,您和孩子都准备好了吗?”做为上好开学第一节课的秘笈。班级文化像一个无形的磁场,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如何通过上好第一节课展现一个班级独特的群体精神呢?潭园小学根据各班特点,分别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中国实力,不容小觑;中华文脉,数字世遗等自选课题,百花齐放上好第一节课。
福州市象峰中心小学学生抢答防控疫情知识。
福州市象峰中心小学以“红心向党,放飞梦想,筑梦未来”为主题,邀请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的战士为同学们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为同学们树立模范先锋形象。开学典礼以表彰拉开序幕,在新学期仪式,充满仪式感的“走红毯”环节,让学生的荣誉感“爆棚”,也使全体同学对新学期有了新期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给学生一个积极有效的引导,象峰中心小学余文婷老师以时间为线索,以大事记为主线,带领孩子们重温党的光辉历程;陈小芳老师趁着奥运会的“余温”,讲述奥运健儿们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真是“厉害了,我的国”;雷玲云老师结合当下防疫要求,教会孩子们科学认识新冠病毒,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朱梦莎老师将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等安全知识以漫画形式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干货满满;李雅婷老师从心理调适的角度出发,助力同学们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林沛楠老师结合学校《常规修炼手册》,带领同学温习学校常规要求,规范在校行为。
“开学第一课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第一节课,它打破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灵活多样,是最好的教育载体。”福州市廨院小学校长朱美飞感触地说道。该校结合校园文化及学生实际需求,策划“让梦想照亮未来”开学第一课,根据不同的对象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满足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如,礼仪感恩教育主要针对一年级新生,二至六年级,重在理想信念教育等等。
第一节课的思考与变化
岳峰小学学生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收到新校落成纪念卡片。
“‘开学第一课’,标志着新学期的开始,是学校送给师生的一份温暖而有内涵的见面礼。上好‘开学第一课’,有助于学生消除假期综合征,或减少因来到新环境而产生的不适心理,尽快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学习,顺利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同时,开学第一课也是开展‘爱国’、‘爱乡’、‘爱校’教育的重要契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为学生做好理想信念上的引导与激励,同时能拉近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福州市岳峰中心小学校长郑建勋坦言。
福建省亚太科学院高级研究员赵天跃说,开学第一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在这一重要节点进行教育十分重要。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都会通过不同形式,在开学这一天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身边都会出现许多新鲜的事情和事物,“开学第一课”通过有韵味、有意味、有趣味的精彩课程,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爱国精神的熏陶和滋养,开拓了个人的眼界,让每一个学生从开学第一天就明白为什么而学习,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可以说,开学第一课,是学校送给孩子们一份特别的礼物,是教师对孩子深沉的爱、对他们成长的深切关怀具体呈现。
9月1日下午,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校二年级的同学背着透明书包走进了校园,书包里只装了三样东西,语文书、水壶和一条毛巾。“我的书包轻了,再也不要我母亲帮我背了。”福州市群众路小学学生陈艺这样说道。陈艺的母亲开心地说,上学只需要使用透明书包,不仅轻便,还可以培养学生整理书包的能力,是否整齐,一目了然。今年我认为今年的第一节课特别有意义,让我从书包的重量感受到了“双减”的温馨,同时学校还明确提出“双减”并不“减”责任。
鲤实实小高年级学生蔡玉林说,在开学第一节课上,蔡校长和我们分享了学校假期的一些积极改变,公布校长信箱,并欢迎同学们在校长接待日到校长室反映自己“双减”后的学习情况、感受,上完第一节课,我的感觉就是“减”单快乐,天天向上。厦门一中学生王心怡告诉记者,现在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我在学校就能完成了。
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学生在上羽毛球课。
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学生蔡佳莹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黄东萍姐姐的拼搏精神给了我很大鼓舞,希望能像东萍姐姐一样为祖国争光。南安市教育局将从学习奥运冠军精神着手,把青少年学生从关注奥运赛事引导到热爱体育运动、参与体育锻炼上来,养成“终身锻炼,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在共青团福建省委、省少工委指导下,福建省青少年宫协会与晋安区签署“双减”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将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多功能厅授牌为“福建省红领巾剧场”,拓宽服务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和优质师资参与课后服务,帮助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我省“开学第一课”通过精彩的课程,充分反映了积极落实“双减”举措与改革突破,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校内的新变化、新气象,不但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