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报
标题图
开学季文具盲盒热销,家长担忧孩子过度消费,你家娃“盲”买了吗
2021-09-01 17:40 海峡都市报

“盲盒”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消费趋势。所谓“盲盒”,就是在一个不透明且密闭的盒子里装着不同的玩具、文具或模型等,只有购买后打开才能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因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开学季到来,学生都忙着采购新学年的文具,“盲盒”这一消费模式也被带入到文具这类学生群体的日常必需品中。近日,海都记者走访发现,“文具盲盒”成了福州不少中小学生选购文具时的新宠,不少商家都将“文具盲盒”摆在了门店入口或是宣传页面显眼处。

福州五四北泰禾广场内的一家精品店,商家将“文具盲盒”摆在了门店入口显眼处

不过,有学生家长担忧,“文具盲盒”价格不低,若是存在安全问题,可能威胁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对此,心理专家表示,“文具盲盒”主要是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理,有可能引发攀比心理等,家长应进行引导。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注意保留凭证,选择正规商家。

走访:有买家为“隐藏款盲盒”买了60多次

8月30日,记者来到屏东中学附近的文具店,发现每家店内都有售卖近10种盲盒产品,与店中的其他文具不同,文具盲盒的包装盒上印制着多彩的图案吸引眼球,但却看不到在其中的产品的外形、质量,更无法试用。盲盒中的产品有笔、橡皮等。店家告诉记者,店内的盲盒产品卖的不错,女孩子会比较喜欢。

橡皮盲盒

随后,记者来到五四北泰禾内的两家精品店,发现这里的文具盲盒产品更加多样。一家店内摆满了整整一货架的文具盲盒产品,种类超过20种,单支盲盒笔的价格在5-25元不等。除了单支的中性笔,更有盲盒套装包含了多种文具,包括圆珠笔、荧光笔、精品贴纸、缝线本等,还有纸胶带盲盒、风扇笔盲盒等特别的盲盒产品,更有文具盲盒打出“独家首发”、“限量珍藏”等广告语。而在另一家精品店,店内专门在最中央的货架开辟了“新学来潮”专区,显眼位置摆放了一个包含手账本、书签、贴纸等7种文创产品的“限量款”文具盲盒礼包,价格为49.9元。

记者又在网购平台搜索文具盲盒,销量最高的一款盲盒笔月销上万。店家告诉记者,店内现在盲盒笔销量火爆,比起购买单支盲盒笔,更多买家都是直接购买一整盒产品。记者发现,一些联名的盲盒产品还设置了隐藏款,在评论区,记者看到有不少买家抱怨重复款很多,“抽了60多支笔,都没有抽到隐藏款。”

家长:担忧孩子过度消费影响学习

在走访过程中,大多数家长均表示,能接受孩子适度购买“文具盲盒”。其中,福州则徐中学初一学生家长林女士表示,她的女儿和同学都有在学校周边的文具店购买过“文具盲盒”,购买的“盲盒”类型主要是中性笔,价格在5元至10元之间。“拆‘文具盲盒’时的那种心情,确实和给普通文具拆包装时不一样。而且‘盲盒’的包装大都很可爱,作为家长也十分喜欢。”林女士说,她能理解孩子喜欢“盲盒”的这份心情,因此只要是适度购买,她能够接受,但要是孩子过度购买、囤货,她会进行制止。

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文具盲盒”包装花哨,且价格不低,担心会影响孩子学习。福州第十一中学初二学生家长陈先生认为,文具不是玩具,实用即可,没必要搞那么多花样。陈先生说,“如果买到的‘文具盲盒’不是想要的款式,那孩子就会一直买,这不仅浪费钱,还会影响学习的心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此外,还有家长担心,有的“文具盲盒”为追求独特设计,外形存在尖锐棱角,孩子在使用时存在被划伤等安全风险。

对此,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的陈老师说,平时会引导学生选择正规的、实用的文具产品,若见到学生在使用不合规的文具,会及时没收,并告知家长让其领回。遇到学校周边商铺存在销售不合规文具的情况,也会及时跟相关部门反映。

专家:“文具盲盒”或诱发孩子攀比心理

福建工程学院心理学专家王高洁副教授表示,“文具盲盒”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出现后,由于迎合了消费者的好奇心理,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前来消费购买。中小学生购买“文具盲盒”的行为本身是合理的,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攀比心理、购买行为出现的频率,以及是否超出家长的管理及预期,则需引起关注。

王高洁说,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和孩子对于“文具”的理解,可能会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对家长而言,“文具”是一种学习必需品,但随着文具产品的选择变得丰富多样,在孩子的认知中,“文具”更像是玩具的一种。因此,家长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购买“文具盲盒”,而是要跟孩子沟通,例如以“文具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学习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具”、“需要多少文具”、“‘文具盲盒’能为学习带来什么”等多个话题为切入点,和孩子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会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消费。

“‘盲盒’还分普通款、隐藏款、限量款等不同款式,小孩群体间常会互相比较所抽到的款式,从而导致攀比现象的发生。”王高洁说,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实属正常,但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进行攀比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此时,家长应教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需求,明白什么才是真正追求的东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节制消费,向不合理消费说“不”。

部门:消费者应看包装、留凭证不应过分沉迷

今年6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2021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同时发布《儿童用盲盒消费提示》,提醒盲盒可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近年来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极为盛行。由于消费者购买时无法直观地辨别盲盒内产品的质量,因此,消费者应看包装、留凭证,避免买到不合格的产品。

针对儿童用盲盒可能带来的影响,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此前曾在全市开展“卡片盲盒”专项检查,检查校园周边是否存在相关的“三无产品”、标签标识(中文标识)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发现部分“三无产品”、标识不符合规定商品,责令当场下架并自行销毁。目前而言,检查的重点仍在于是否存在“三无产品”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上。

上述相关人士也提醒,市民要认识到“盲盒”产品均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不能抱着投机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购买,不应过分沉迷,切勿跟风攀比。其次,要保留购物票据等相关凭证,权益受损应依法维权。购买时,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正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投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