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1年党龄的闽剧表演艺术家
周淑琴
前段时间获得了中共中央颁发的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她是新中国首批男女同台的
闽剧女演员,今年88岁
她说:“在我7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
戏迷们都亲切地叫我‘大扁’。”
60多年前获朱德接见
福州解放前,除了少数女子戏班及极个别坤旦与男演员同台外,多数闽剧演出戏班是没有女演员的,因而戏迷熟悉的早期闽剧四大名旦都是男演员。
出身贫困家庭的“大扁”,7岁多就进戏班打零工,15岁入女子戏班,17岁进闽剧戏班善传奇。她主演的第一出大戏叫《无双女》,那时福州刚刚解放,她算得上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男女同台的女演员。
因为她的脸庞大,戏迷们都叫她“扁米齐(米齐合并成一个异形字)”。后来,闽剧舞台出现一位叫林淑英的女演员,也被称为“扁米齐”,为了区别,周淑琴被戏迷称为“大扁”、林淑英被称为“小扁”。
1980年,周淑琴与闽剧名丑林务夏合演的《贻顺哥烛蒂》片段,周淑琴饰道士婶
周淑琴在闽剧《莫愁女》中饰老太君
1954年,周淑琴参加了华东区和福建省戏剧会演,凭借在闽剧《荔枝换绛桃》中的出色表演,分别获得演员三等奖和演员二等奖。1958年,善传奇戏班并入福州闽剧团,周淑琴成了福州闽剧团三团的演员。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福建省戏曲演出团带着闽剧《夫人城》进京,参演的周淑琴获朱德接见。
名照相馆将她剧照做招牌
1964年,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排演现代闽剧《红色少年》,周淑琴在剧中饰演红色少年张高谦的母亲。此后,她还主演过闽剧现代戏《客从何处来》《红桥》《红灯记》《沙家浜》《江姐》《钻石》等。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八一七路上的群众照相馆算得上是福州最知名的照相馆。接近3年时间,群众照相馆门口挂的招牌照都是周淑琴在《江姐》中饰演双枪老太婆的剧照。
周淑琴饰演双枪老太婆的剧照。
周淑琴退休后,先后进入鼓楼区闽剧团和省民盟闽剧团,还主演过几十台大戏。其中,她在《洞房三逢春》中反串的小生和在《秋雁梦蝶》中反串的武生令戏迷赞不绝口,上演场次都在百场以上。她还被福建省艺校闽剧班返聘担任过指导教师,指导过后来获得梅花奖的青年演员。
组织介绍的“钻石婚”
在闽剧舞台,“大扁”演过花旦、青衣、武旦、老旦、彩旦,反串过小生、武生,主演过上百岀大戏,能文能武,戏路极宽。在代表作《双玉蝉》中,“大扁”在唱腔上吸收了福州评话中的评话调,给闽剧“逗腔”增添了悲腔体;在《赵氏孤儿》中,她在唱腔上吸收“一枝花”曲牌填上新词……“大扁”的唱腔特色是腔随情转,情由心生、嗓音宽亮、刚柔相宜、韵味醇厚。
2015年,当时82岁的周淑琴
在福州大戏院带妆饰演
《贻顺哥烛蒂》中的道士婶
这是她最后一次
在闽剧舞台上公开亮相
82岁的周淑琴在福州大戏院带妆饰演《贻顺哥烛蒂》中的道士婶
周淑琴的丈夫方忠是闽剧界的著名作曲家,1954年从福建省文工团调到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和闽剧音乐打了一辈子交道,今年90岁。
采访中,周淑琴说:“今年是我和方忠结婚60周年。当时省闽剧实验剧团的领导是闽剧泰斗郑奕奏的女婿张煜甫,市闽剧团的领导是闽剧名家林芝芳的女婿郑小芳,他俩当介绍人,通过组织介绍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如今我们迎来了钻石婚,特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