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标题图
三大法宝破解致富密码,福建这个村今日登上央视
2021-08-21 21:53 央视新闻、海博TV、福建新闻联播

今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

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

走进龙岩永定初溪村

龙岩永定初溪村

初溪村有三十多座的土楼,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文本楼就有十座。初溪土楼群依山傍水,气势磅礴。这里每年会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0多万元。

图片

为什么这一个小村子

会吸引大家纷至沓来?

三大法宝为你揭晓——

活态保护

旅游带来乡村新面貌

说到初溪村最年长的土楼,自然要属“集庆楼”。它建成于1419年,比北京故宫还要年长一岁,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如今依然屹立不倒。

图片

“集庆楼”共有四层高,由72架楼梯相连,整个大家族的人就住在这一个土楼里,形成大家庭、小社会的生活风貌。

图片

土楼是一种民居,因此,对土楼的保护也是采取活态保护的方式。原先居住在土楼里的居民可以继续住在里面;无人居住的,则被改建成展览馆或者是民宿。

十几年来,永定区投入超8亿元的资金,用于土楼的保护和修缮。以前,初溪村只有一条非常狭窄崎岖的山路,如今村子修建了公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给当地带来了更多游客,也让当地居民享受土楼所带来的旅游红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楼一特色

研学游带动吃住行

来到初溪村

大家都会拿到

一张“进村通行证”

只要有了它

你就可以去“上学”了

图片

居住在土楼的客家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到初溪村你不仅可以欣赏土楼美景,还能够参与当地推出的文化研学。

初溪村的研学主题,名叫“非遗会客厅”,将当地的非遗项目放到土楼内,供游客研学体验。

从明代开始,这里就有造纸的传统,鼎盛的时候,全村有40多家造纸作坊。产品远销福建、广东多地。现在,这种手工造纸的方式已经被现代化的造纸厂所取代,但作为非遗研学的项目,造纸工艺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拉动着村子的经济发展。

图片

不仅是初溪村,整个永定区都推出了“一楼一特色”的文化旅游。每个土楼都有自己的主题,有的土楼展示建筑文化,有的展示客家的家风家训、婚嫁习俗等等。专门设计的研学线路,将分散的土楼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旅游线路。

文化研学

befcdf4967b04696b5ae0ae9e8f8299.png

近年来,全国各地前来研学的人数达到30多万人次,村民的年收入达到16000多元,是十年前的两倍。

旅游+特色农产品

互助带动奔小康

糍粑、芋子包、客家酿豆腐、盐水鸭、竹笋……这些耳熟能详的土楼美食,同样成为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原因。美食不但把人引进来,还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引擎。

图片

如今,手打你肉丸、泡牛皮、泡鸭爪等当地农家小吃通过保鲜技术,已经销往全国。光初溪村所在的下洋镇,就有这些农产品的加工企业43家,产业链年产值达到好几亿元,带动了5000多人的就业,成为了真正富民产业。

图片

图片

此外,初溪村还通过高品质的种植标准和要求,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在初溪村后山梯田出产的大米富含硒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这种富硒大米,按照绿色种植的标准,通过“公司+农户”的标准化生产,品质大大提升,不仅打开了销路,价格还比普通大米高出5倍以上,真正让老百姓挣到钱了。

图片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