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8月20日讯(记者 陈汉儿)19日上午,听到自己申请的司法救助有了新进展后,陈先生深深松了一口气。他是一名代驾司机,2019年11月,接到一订单后前往莆田秀屿某酒店,却因顾客与他人的纠纷,自己无故被打伤。然而,该给的近18万赔偿,至今没有着落。
陈先生的父亲年迈,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膝下还有两个孩子,他是家中顶梁柱,可一场飞来横祸,让整个家庭“因案致贫”,加之赔偿款拿不到,生活更难了。月初,他向秀屿区人民检察院申请国家司法救助。该院检察官调取卷宗,走访村镇,实地了解申请人的家庭情况。经全面审查,认定申请人陈先生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情形。
原来,当时陈先生去接的顾客与王某发生酒后纠纷,王某将怒气发泄在陈先生身上,致其受伤。根据此前法院判决,被告王某要赔偿约18万,然而,王某可执行的财产只有两千多元,陈先生迟迟拿不到赔偿。
为了这场“救助”,秀屿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特别邀请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对全案进行评议。会上,听证员林褀勇说,检察机关多次深入农村地区,为陈先生的司法救助申请调查取证,体现了司法的及时性,也让救助对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意给予救助。
目前,区检察院已经整理好有关资料报请上级部门,陈先生得知后倍感欣慰,这场“有温度”的听证会让他看到了更多希望。
秀屿区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吴晓丹说,检察司法救助工作是检察机关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公开听证的形式办理司法救助案件,一方面既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向人民群众传递司法温情,彰显人文关怀。